在浩翰的大洋海底保存着连续完整的沉积物,它记录着地球的变迁史,是地球古气候与古环境演化研究的信息库。本课题取东太平洋海隆区重力活塞柱状样品,用地质、地球化学和古生物的理论与方法综合分析研究了沉积物来源和古环境变化。粒度、矿物、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各种数据均呈现旋回样分布。沉积物主要由生物碎屑组分和陆源碎屑组分组成,前者以射虫和硅藻为主的硅质生物组成,后者则以风运物质为主。由于冰期里海面下降溶解作用降低,酸盐组分增加;相反在间冰期里水深增大溶解作用加强沉积物的碳酸盐或方解石明显降低。同全球变化的节奏不同研究区在冰期时气候湿润陆源物质减少,而在间冰期里反而气候干燥大陆季风加强结果沉积物在风运物质增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人β防御素3体内抑制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内植物生物膜感染的机制研究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电沉积增材制造微镍柱的工艺研究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东太平洋海隆13°N附近热液产物的化学组成变化及其控制因素研究
东濮凹陷混积岩传输路径与沉积模式研究
东太平洋深海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东准噶尔北部哈旦逊辉长岩-碳酸岩杂岩的成岩机制和源区示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