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DAC技术在0.5-10GPa和800-1500℃的条件下将各类含碳物质,如石蜡、聚丙烯、干酪根、碳化硅、石墨、菱铁矿、冰洲石等与水或含水矿物进行反应(共37组),均获得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有机物反应,气相色谱可检测到C6;无机物反应可检测到C3)并伴有CO2,个别实验还检测到H2。研究表明;C4和C1稳定的压力上眼至少分别可达3.3和6.5GPa;含碳物质与超临界水(包括结构水)反应的无机成烃机制在地球内部是广泛存在,其最关键的反应是CO2+2H2O→CH4+2O2,与常压高温下的反应方向相反;高温高坟下无机碳可转化为有机物;超临界水是氧逸度的缓冲剂;菱铁矿与水碳镁石反应(5GPa)可获得金刚石,以上成是要均具创新性,已发表论文6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东巢湖沉积物水界面氮、磷、氧迁移特征及意义
洱海流域入湖河口湿地沉积物氮、磷、有机质分布及污染风险评价
不同温度下形成的深海菌膜对厚壳贻贝幼虫变态的影响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基于纳米铝颗粒改性合成稳定的JP-10基纳米流体燃料
西太平洋深海盆地孔隙水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沉积物稀土富集机制初探
赤道东太平洋沉积物Sr-Nd同位素体系及其示踪意义
碳酸盐湖泊中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及其环境意义
东太平洋粘土矿物标型及其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