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湖湿地水文化学过程的生态效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090127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刘加珍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聊城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陈永金,刘志彦,邓焕广,王振键,朱海勇,万会风
关键词:
东平湖湿地水质南水北调生态退化植物群落生态特征
结项摘要

湿地水文-植被生态关系研究诗湿地科学的传统研究领域,人类活动驱动下的湿地水文变化所导致的生态变化是当前湿地生态演化根本动力,也是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的热点。本项目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依托,以已经开始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发挥调水蓄水作用的东平湖湿地为研究靶区,以东平湖湿地地下水位、地下水质(水化学特征)变化以及湿地植物群落结构、群落演替与群落格局的变化为研究对象,以对历史水文植被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在东平湖湿地设置典型生态监测断面对湿地的水位、水质和植物群落生态特征的时空变化数据的适时监测,分析东平湖湿地水位、水质与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和格局的关系,构建东平湖湿地水位-水质-植被关系模型,揭示东平湖湿地生态退化机理,为东平湖湿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科学依据,为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借鉴,对促进湿地生态水文学发展也将具有积极意义。

项目摘要

本项目以东平湖湿地水文化学特征变化对湿地植被的生态效应为研究主线,分析了东平湖湿地水位、水质与植物群落结构、演替和格局的关系,构建东平湖湿地水位-水质-植被关系模型,揭示东平湖湿地水文化学过程下的生态效应,为东平湖湿地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参考依据。本项目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湿地的生态效应,研究的前提是湿地的水文化学过程,研究的背景是东平湖湿地。.在东平湖水文化学过程方面,研究结果表明:人类活动驱动下的湿地水文变化所导致的生态变化是当前湿地生态演化根本动力,东平湖已是人为调蓄水量的半人工湖,其湖水位的高低不完全受降水量的多少的影响,更大程度上受开闸放水、关闸蓄水的影响。人为干扰作用下,东平湖水型已由80年代的碳酸盐型转变为硫酸盐型;由于入湖河流污染,湖泊入湖口比出湖口总氮、总磷含量明显要高。沿入湖至出湖的水过程线该湿地生态系统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达到对污染物质的去除与净化。在菹草生长旺季,湿地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达85%与54%。作为洪泛的滞洪区,东平湖周边土壤会周期性处于水淹没状态,成为湖水、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要生态缓冲区。缓冲区的土壤在0-70cm的范围对氮、磷具有明显的滤过截留作用。根据Vollenweider与Dillon模型,结合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量,东平湖总氮、总磷年削减量分别为12851.55t/a、 662.76t/a,年削减率分别为80.84%、68.52%。 .在东平湖生态效应方面,人工林、草地、农田是东平湖湿地水陆过渡带的主要植被类型,调查样地内的59种草本植物,分别隶属于26科,50属,原生湿地物种数最丰富,人工林次之,弃耕地最为贫乏。各土地利用方式下植物优势种、伴生种差异较大。其植被的盖度、密度和高度因土地利用方式不同均有明显差别,以原生湿地的草本植物最具优势,可见东平湖湿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利用程度严重影响着草本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生长特征。而人工林与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存在明显不同,原生湿地香蒲、芦苇与人工杨树林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均呈单峰曲线,三种群落日平均土壤呼吸速率为:人工杨树林>芦苇﹥香蒲。春季,土壤呼吸速率与大气温湿度表现为极显著相关,可用指数模型表示;湿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可用三次多项式模型表达。回归分析表明,众多环境因子中温度与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较大。 .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20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空气电晕放电发展过程的特征发射光谱分析与放电识别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22)09-2956-07
发表时间:2022
4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5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矿工不安全行为识别中的融合应用

DOI: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19.01.002
发表时间:2019

刘加珍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洪泛湿地水文生态过程的防洪效应研究

批准号:40701172
批准年份:2007
负责人:蒋卫国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变化环境下白洋淀湿地生态水文多过程集成模拟与调控

批准号:51409171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赵志轩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黄河河口湿地生态水文过程耦合作用机理及模拟方法研究

批准号:51579101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王富强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6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河岸带水文过程模拟及河道蓄水补源的生态水文效应

批准号:50679025
批准年份:2006
负责人:陈喜
学科分类:E090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