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法制既是人类与突发事件斗争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积累,又是应对新突发事件的制度约束条件。但是,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发生原因、演变过程和危害程度往往超过人类已有的认知范围,可能冲击常态下宪政与行政法治的基本原则,冲击常规的应急组织体系,冲击常态的行政决策机制与流程。为此,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增强应急法制体系的弹性与适应性,缓解其与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间的紧张关系,确保其对后者发挥必要的支持作用,实现常规/非常规应急管理法制保障系统的无缝隙衔接。据此,我们将研究多主体多层级应急组织体系协调运行的法制保障,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体系的制度架构,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规制的法律制度,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的法制保障,应急预案体系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决策的法制支持,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的法律机制,非常规应急管理法律状态的结束及其与常态法律秩序的衔接机制,最终提出完善现有应急法制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项目自2009年立项以来,经过三年多的研究工作,基本完成了课题研究任务,达到了预定研究目标。项目组围绕“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这一主题,共完成了20篇学术论文,其中12篇为中国社会科学核心期刊CSSCI收录论文,包括发表在法学权威期刊《法学研究》、《中国法学》上的论文3篇。.上述成果主要研究了如下几个主题。第一,关于非常规突发事件背景下应急法律体系的研究,主要探讨了应急法律体系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回应。第二,以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为目标的应急体制改革,包括应急组织体系、应急指挥机构、政府间关系等方面。第三,非常规突发事件风险规制的法律制度。第四,非常规突发事件下应急决策的有关制度设计,主要是依托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对非常规突发事件引发的恐慌心理对应急决策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进行了研究。第五,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完善和法律问题,提出了动态情景下应急预案的设计思路。第六,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若干重要机制,包括风险评估机制、培训演练机制,以及物联网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等。第七,若干重要类型非常规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问题,特别是研究了食品安全领域的相关问题。第八,大城市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在北京、武汉等地召开了4次中等规模的学术研讨会,共计约100人次参加了会议。历次会议讨论拟定、调整了各个阶段课题的研究计划、研究思路,交流了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在人才培养方面,项目负责人积极吸收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将课题研究内容作为其学位论文或出站报告的研究主题,结合课题研究培养从事公共应急法制领域的青年人才。三年来共计培养本领域的博士后3人,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6人。.在成果转化方面,本项目的很多重要成果已经作为政策建议向中央国家机关提交,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本项目关于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建议通过有关渠道报送后,获得了王兆国、马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本项目关于我国公共应急体制改革的研究成果,作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战略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也已通过国家减灾委员会向国务院领导同志报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美国华盛顿特区志愿者管理体系的特点及启示
行为安全损耗和激励双路径管理理论研究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法制保障系统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集成方法研究
面向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风险理论与方法
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创新性成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