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湘西早寒武世黑色岩系的研究表明,与正常海岸沉积物相比,其各形态硫的δ(34)S值明显偏正。这主要与盆地古地理位置古构造背景和缺乏活性铁有关。研究区形态硫分布总的规律为,离物源近的外陆棚成因岩系中黄铁矿含量高、有机硫含量低;而远离物源区的上斜坡成因岩系与之相反。随黑色岩系影响因素变化而变化的性质还包括有机显微组分的组成与分布、微量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环境氧化还原条件等,进而决定了一些矿体只集中分布于岩系的特定部位,如磷结核。另外,岩石的δ(13)C、δ18O值在空间上亦呈现规律性变化,,如有机碳δ(13)C由宾岸到陆棚再到上斜坡逐步变轻。这有助于认清古海洋生物主元素的循环规律,进而了解古海洋化学特征。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一株嗜盐嗜碱硫氧化菌的筛选、鉴定及硫氧化特性
湘西黑色页岩系成岩环境中的有机流体与成矿意义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钒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华南高碳质黑色岩系中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其成矿效应
基于同步辐射技术研究典型富硒黑色岩系中硒的赋存状态、转化及其环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