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核壳结构构筑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

基本信息
批准号:51871111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冷金凤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济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2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滕新营,吴昊,赵松方,夏昌鹏,王康,王冉,张少辰,刘易
关键词:
金属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导电性能
结项摘要

The application of immiscible Cu-Cr alloys in the field of high-capacity contactor is limited by elemental segregation and large second phase. In this project, a copper based composite with dual properties of high strength and high conductivity is designed and prepared by vacuum arc melting and hot pressing process. A novel core-shell structure is proposed to suppress the grain coarsening. The precision building of core-shel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ontrol of purity, microstructure and scale, is ensured by a careful composition design, fast cooling, grain fragmentation, and grapheme coating technology, thus evading the difficulty of second phase control. The physical mechanisms of interfacial reaction, grain refinement, thermodynamics and kinetics for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are elucidated,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f core-shell structure, scale and particle spacing on the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fabrication processing,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is established to develop a new technological path for preparing a new class of Cu-Cr alloys with high strength, high conductivity and anti arc erosion.

针对中高压大容量电触头用难混溶铜铬合金中存在的第二相粗大、偏聚等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本项目提出“构筑纳米尺度核壳结构”的微观组织设计思路,以抑制材料制备过程中的粗化和偏聚现象。利用真空电弧熔炼工艺和热压工艺设计制备具有高强、高传导性的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并通过调控成分设计、快冷细晶、球磨碎化及石墨烯包覆等工艺参数实现纳米核壳第二相的纯度、结构和尺度的精准构筑,进而从材料成分设计角度解决难混溶合金中第二相控制的科学问题。揭示复合化过程中核壳结构的界面反应机制、非均质形核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机制,探索核壳结构、尺度和颗粒间距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明确材料制备工艺-微观组织结构-宏观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内在作用机制,获得高强、高传导性及抗电弧侵蚀等良好综合性能复合材料的技术路径,开发出高性能铜铬复合材料制备新工艺。

项目摘要

本项目针对中高压大容量电触头用难混溶铜铬合金中存在的第二相粗大、偏聚等限制其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提出“构筑纳米尺度核壳结构”的微观组织设计思路,探索了多种包覆工艺对核壳结构的控制和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优的包覆工艺为表面自聚合包覆法。.将自聚合法制备的Cr@Gr(石墨烯)粉末引入CuCr合金中,引入石墨烯纳米相作为非均质形核质点细化第二相,且核壳结构抑制铬的凝并和生长。通过真空电弧熔炼和热压烧结制备了Gr/CuCr25复合材料和Gr/CuCr10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核壳结构制备工艺、混粉工艺和成型工艺等对Cr@Gr核壳结构特征和界面反应机制、第二相铬的形貌、尺寸和分布和复合材料电接触主要的性能指标,且与国家标准进行对比讨论了实际应用的可行性。深入探究了Cr/Gr/Cu界面形成机制和核壳结构、非均质形核对第二相细化的影响机制,揭示了核壳结构对CuCr合金力学和物理性能的影响机制。基于上述真空电弧熔炼和真空热压技术制备的复合材料,第二相铬细化了20%-50%,硬度、电导率、热导率和抗电弧侵蚀等综合性能大幅提升,均高于国家标准,电触头寿命可大大提升,且铬使用量估算可以减少10-30%。本项目研究通过纳米核壳结构设计解决难混熔合金第二相粗大和偏聚等本领域科学问题,对促进难混溶合金的实际工程应用具有科学意义和工程意义。.本项目研究成果已获授权8项技术发明专利,美国国家专利申请2项,实审中;3项石墨烯/铜合金技术发明专利实现成果转化;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论文,其中中国卓越期刊2篇; 作为编委,出版石墨烯材料相关学术专著2部;同时作为主起草人,已制定和发布团体标准2项;担任2019-2022年担任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7次,20人次;作为主要成员获得山东省电子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获得2020年获得昆山市创新创业人才和2021年获得泉城产业领军人才。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纵肋-面板疲劳开裂的CFRP加固研究

DOI:10.19713/j.cnki.43-1423/u.t20201185
发表时间:2021
2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特斯拉涡轮机运行性能研究综述

DOI:10.16507/j.issn.1006-6055.2021.09.006
发表时间:2021
3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4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DOI:10.3969/j.issn.1001-8360.2019.08.011
发表时间:2019
5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二维MXene材料———Ti_3C_2T_x在钠离子电池中的研究进展

DOI:10.19964/j.issn.1006-4990.2020-0450
发表时间:2021

冷金凤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原位生长三维连续石墨烯增强高强高导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强化机制

批准号:5170114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于镇洋
学科分类:E0105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核壳异质结构铜纳米线的可控制备、导电网络构筑与性能研究

批准号:2160106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赵松方
学科分类:B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高强高导铜银合金的结构设计与性能调控

批准号:51601151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徐晓燕
学科分类:E0103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多层核壳结构镁基纳米粒子构筑、调控与储氢机理研究

批准号:5180110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刘雅娜
学科分类:E0108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