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按季节在云贵不同景观类型30个剖面定量分层剥离采集土样并通过能谱仪分析,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开拓了(7)Be示踪表土季节性迁移的新方向:探索了(7)Be在土壤中地球化学相分配;揭示了(7)Be表土层中的垂直和累计分布特征;建立了(7)Be示踪模型并对岩溶山区表土季节性侵蚀进行示踪。本项研究不仅为认识岩溶地质背景下地表物质迁移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对正确评价岩溶山区水土流失的环境影响、合理防治水土流失具重要实际意义。发表论文17篇,博士后报告1部。参加国际会议4次,国内会议2次。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国科学报》98年3月30日和4月25日(海外版)分别报道了该项研究进展。加拿大、法国等多位学者来函索稿。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坡耕地土壤季节性侵蚀的Be-7、Cs-137、K-40示踪对比研究
应用Pu同位素示踪法研究土壤侵蚀
江西红壤地区土壤侵蚀的多同位素示踪
Be-7示踪土壤侵蚀关键基础性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