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北方燕辽地区中生代晚期地层中较为丰富的鞘翅目昆虫化石进行分类学研究,查明该类昆虫的种类、生境、时空分布及演替规律,建立该区鞘翅目昆虫化石演化组合序列。在特征分析中充分利用化石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研究绝灭和现生鞘翅目中具有代表性的科级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探讨现代鞘翅目昆虫区系形成的机制和历史演变过程。对一些典型的鞘翅目类群的口器类型和食性进行形态功能分析,为当前研究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演变历史提供可靠的地史材料和理论依据。
对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的鞘翅目及伴生的脉翅目、长翅目、蚤目等昆虫化石进行了系统的采集和研究。已发表专著1部,研究论文40篇,其中SCI论文40篇。报道昆虫3新科,28新属,12个科为我国的首次发现,同时也是世界上该科的最老代表。首次发现并证明了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时期昆虫与银杏间存在着拟态关系. Juracimbrophlebia ginkgofolia模拟“义马银杏”的叶片,不仅能够使其很好的逃避天敌以及捕食猎物, 而且还肩负着银杏保护者的角色,可以捕食银杏上的植食性害虫,使二者形成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互利共生的协同进化关系。但是互利共生也使其过分依赖于植物,当这种多裂片的银杏消失的时候,Cimbrophlebiidae也就随之灭绝。该成果对研究化石昆虫行为学、生物学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演化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产业结构演替与分叉研究评述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夏季极端日温作用下无砟轨道板端上拱变形演化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叩甲总科(鞘翅目:多食亚目)昆虫化石研究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异翅目化石分类及系统演化研究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长翅目昆虫的多样性与早期演化
中国东北中生代晚期古蝉多样性及其演化历程(半翅目,蝉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