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鱼类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其赖以发育的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各种各样微生物,包括致病菌,而鱼类免疫系统很晚才发育成熟。因此,鱼类胚胎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原菌侵袭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仅有零星研究表明鱼卵中存在的IgM可能参与胚胎免疫保护。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并不清楚,如IgM保护胚胎的机制是什么?其作用能够持续多久?是否具有特异性?再者,免疫亲鱼是否能够提升所产卵子的IgM含量?这些也正是本项申请想解决的问题。我们拟(1)纯化鱼卵IgM,研究其是否能和细菌结合并具有促进巨噬细胞吞噬的功能;(2)用细菌感染雌性亲鱼,比较感染和对照亲鱼所产卵子发育的胚胎/幼鱼抗感染能力和持续时间;(3)比较感染和对照亲鱼所产卵子的IgM含量。从而揭示免疫亲鱼是否能促进IgM从亲代到子代的传递和IgM对子代的免疫保护作用机理,取得具有原始创新性的新发现,为提高养殖鱼类胚胎成活率提供理论参考。
多数鱼类是体外受精、体外发育,其赖以发育的水环境中存在大量各种各样微生物,包括致病菌,而鱼类免疫系统很晚才发育成熟。因此,鱼类胚胎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原菌侵袭是一个十分有趣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仅有零星研究表明鱼卵中存在的IgM可能参与胚胎免疫保护。但是,仍然有许多问题并不清楚,如IgM保护胚胎的机制是什么?其作用能够持续多久?是否具有特异性?再者,免疫亲鱼是否能够提升所产卵子的IgM含量?我们(1)首先纯化了斑马鱼卵IgM;(2)用荧光素 FITC 标记纯化的斑马鱼IgM,可以与大肠杆菌、鳗弧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结合;(3)腹腔注射TNP-BSA能有效诱导亲鱼产生免疫反应并制造出特异的抗-TNP抗体;(4)ELISA检测TNP-BSA免疫过的雌鱼的受精卵匀浆和血清中抗体水平的相关性,证明斑马鱼中存在着母源性IgM抗体由亲鱼到受精卵的转移;(5)人为增加卵子内IgM含量,可以提高胚胎对病原菌的抵抗能力;(6)斑马鱼卵子内IgM在胚胎发育到第五天时已基本消耗殆尽。.另外,我们发现斑马鱼卵黄蛋白-高磷蛋白(Pv)和脂磷蛋白(Lv)也参与早期胚胎免疫保护。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2016年夏秋季南极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威氏棘冰鱼脂肪酸组成及其食性指示研究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预后影响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IVF胚停患者绒毛染色体及相关免疫指标分析
重要养殖鱼类IgD和IgT的免疫功能及其与IgM的比较研究
母体低氧胁迫对高原鼢鼠子代EPO基因表达的作用
鱼类IgM-分泌片段的纯化及性激素对其的调节
磷酸三(1,3-二溴丙基) 酯的母体转移对斑马鱼子代甲状腺发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