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精度激光位移测量关键技术和装置进行立项研究,可以提高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有关产品的制造、装配、检测等环节中的位移检测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此项研究将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科技水平,测量装置可应用于其他工业领域。.本项目将研究高精度激光三角法测量的结构设计,分析测量头及光学系统参数和质量对测量性能的影响;消除散斑和反射像斑畸变造成的误差,研究强散射情况下的散斑相关法测量技术;分析不同反射特性材料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研究适应不同反射特性材料的激光源发光强度控制方法;研究以线阵CCD为核心的驱动与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研究以USB2.0为接口的数据输出和控制技术。.研究成果除提交专利和论文外,还将提交高精度激光位移测量装置,其测量工作距离35mm,测量范围±7mm,测量分辨率1μm,在满量程内线性度不大于±0.1%,温漂不大于±0.02%/ C,且测量精度不受工件表面反射特性影响。
本项目分析测量头及光学系统参数和质量对测量性能的影响,对高精度激光三角法测量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了重心法和激光散斑相关法两种测量位移的关键算法,为消除散斑和反射像斑畸变造成的误差,在强散射情况下采用散斑相关法测量技术;为了消除温漂的影响,对激光器进行了ADRC温度控制;分析不同反射特性材料对测量精度的影响,为适应不同反射特性材料的激光源发光强度控制,基于FPGA进行自适应发光强度控制;采用模糊控制策略,对CCD接受的光强进行综合控制;研制了以线阵CCD为核心的驱动与高速数据采集处理系统,以USB2.0为接口的数据输出和计算机监控软件;对传感器进行了硬软件集成,搭建了测量演示系统和采集标定系统。. 开展了多方面的实验工作。比较了重心法、散斑相关法在不同情形下的测量效果;开展了不同物体表面:颜色、粗糙度、光泽、倾斜度、材料等差异时候,激光位移测量的效果。全面分析了系统误差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高精度激光位移测量装置,其测量工作距离35mm,测量范围±7mm,测量分辨率4µm,在满量程内线性度不大于±0.1%,温漂不大于±0.02%/°C,且测量精度不受工件表面反射特性影响。. 申请了1项发明专利,发表了1篇SCI论文,2篇E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和2名中物体院参研青年。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高精度双轴旋转光纤陀螺惯性测量装置
双外腔激光反馈干涉系统测量微位移和微轮廓的研究
激光--离子束共线测量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位移
压电陶瓷步进式微位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