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皮层环路突触可塑性的影响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801319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1.00
负责人:苏杭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江海峰,庄文旭,李晓彤,陈天真,谭昊野
关键词:
皮层环路突触可塑性甲基苯丙胺依赖功能连接经颅磁刺激
结项摘要

The 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 (DLPFC) and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 are important regions connecting vital brain regions in charge of advanced cognitive function and reward circuits. It was reported both DLPFC and MPFC were involved in addiction. Our previous study found that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intervention over the DLPFC could effectively reduce craving and improve cognitive function in methamphetamine-dependent patients, but the mechanism is not yet clear. This study hypothesis that methamphetamine dependence would influence synaptic plasticity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the DLPFC-MPFC cortical circuit. rTMS could mediate this circuit, then affecting reward circuits in deep brain regions. This research intends to analyze the glutamate/GABA receptor dysfunction of methamphetamine users by using synchronous TMS-EEG technology to detect cortical excitation/inhibition parameters of DLPFC and MPFC, to reveal synaptic plasticity, direction and changes of the brain functional network connectivity of DLPFC-MPFC,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and predictive function of DLPFC-MPFC on methamphetamine addition from receptor, neurotransmitter and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when coupling with brain imaging and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 This study will help to explore neuromodulation mechanism of rTMS treatment to methamphetamine addiction.

背外侧前额叶DLPFC到内侧前额叶MPFC的皮层环路是联系高级认知控制脑区和深部奖赏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出DLPFC和MPFC均参与成瘾机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干预DLPFC可以有效降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渴求,改善认知功能,但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存在DLPFC-MPFC皮层环路突触可塑性和功能连接异常,rTMS干预DLPFC通过影响该皮层环路,进而作用于深部奖赏脑区。本研究拟使用同步TMS-EEG技术检测甲基苯丙胺依赖者DLPFC和MPFC皮层兴奋抑制指标,反映谷氨酸/GABA受体功能和平衡性,分析DLPFC-MPFC突触可塑性和脑功能网络连接的改变和方向,并结合静息态磁共振和磁波谱分析,从受体、递质、功能连接三个层次分析DLPFC-MPFC皮层环路在成瘾中的机制和预测指标。本研究将有助于探索rTMS治疗甲基苯丙胺成瘾的神经调控机制。

项目摘要

背外侧前额叶DLPFC到腹内侧前额叶vmPFC的皮层环路是联系高级认知控制脑区和深部奖赏环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指出DLPFC和vmPFC均参与成瘾机制。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干预DLPFC可以有效降低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渴求,改善认知功能,但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甲基苯丙胺使用者存在DLPFC-vmPFC皮层环路突触可塑性和功能连接异常,rTMS干预可以影响该皮层环路,进而作用于深部奖赏脑区。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rTMS对成瘾渴求和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探讨rTMS干预成瘾的突触可塑性机制。主要结果发现,针对vmPFC的经颅磁刺激方案对物质使用障碍是安全有效的。与传统的左侧DLPFC干预方案相比,联合刺激左侧DLPFC和左侧vmPFC在改善成瘾症状上有更佳的疗效,提示DLPFC和vmPFC可能在下调物质成瘾人群渴求上具有协同或增强环路。DLPFC iTBS+vmPFC cTBS联合组干预后能降低被试对动机显著线索刺激的持续加工,而DLPFC iTBS组干预后对患者早期毒品线索刺激的注意捕获有潜在下调作用,提示仅刺激DLPFC与联合刺激DLPFC和vmPFC对线索的加工可能存在不同的脑机制。成对刺激左侧DLPFC和左侧vmPFC参与调节工作记忆和反应抑制水平,可能与成对刺激诱发两脑区间的长时程增强改变有关,且左侧DLPFC和左侧vmPFC相反的神经传递径路可能参与不同的认知任务过程。成对刺激DLPFC和vmPFC是潜在的调节认知功能的潜在有效干预方式。另一方面, DLPFC和vmPFC的功能连接与工作记忆表现显著相关,提示两脑区间存在协同作用。本研究首次采用了成对关联刺激方案探索vmPFC和DLPFC脑区在不同认知功能上的潜在协同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理解vmPFC和DLPFC脑区间的互作关系提供了一定的临床基础,也为开发前额叶多靶点干预刺激方案提供方向。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植物功能性状的种间和种内变异研究

DOI:10.5846/stxb202009292521
发表时间:2021
2

基于非线性接触刚度的铰接/锁紧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基于非线性接触刚度的铰接/锁紧结构动力学建模方法

DOI:10.19447/j.cnki.11-1773/v.2021.06.005
发表时间:2021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DOI:10.13925/j.cnki.gsxb.20200115
发表时间:2020
5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DOI:10.13225/j.cnki.jccs.xr21.1686
发表时间:2022

苏杭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501338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冲动行为及经颅磁刺激干预研究

批准号:3177121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袁逖飞
学科分类:C0911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奖赏环路影响风险决策的脑功能机制

批准号:81501148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钟娜
学科分类:H1004
资助金额:1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运动皮层重复经颅磁刺激的脑电信息解析及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0178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邱爽
学科分类:H27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正念防复吸治疗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冲动控制环路功能的影响

批准号:81871045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杜江
学科分类:H1004
资助金额:5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