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分为驱动力的中国东北样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用于模型发展和模型比较的多空间和多时间尺度的中国东北样带综合数据集,从机理上探讨了全球变化对森林、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的可能影响,发展了用于古植被---气候重建的植物种与表土花粉类型的定量关系模型、多尺度耦合的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动态模型和基于林窗原理的森林生态系统动态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东北样带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草原生态系统和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可能影响。特别是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对气候变化的反馈作用。项目组参与出版专著1部,发表国内学报级刊物论54篇,SCI刊物论文6篇,举办国际会议1次。国际会议报告25篇,培养博士后4名、博士8名和硕士2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吉林四平、榆树台地电场与长春台地磁场、分量应变的变化分析
黏粒阳离子交换量估测模型的优化研究
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响应的中国东北样带研究
全球气候变化对中国东部样带多熟种植制度的影响
中国东北样带典型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与机理
中国森林资源对全球森林资源发展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