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颗粒物中的有机物对天气和气候变化、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等具有重要影响,并可做为源示踪物进行污染源解析,其本底数据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项目以两个分别代表不同背景特征的区域大气本底站(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上甸子站和黑龙江东南部的龙凤山站)为野外观测基地,采集四个季节的大气颗粒物和大气样品,利用全二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进行有机物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物的种类、浓度、季节变化和在不同粒径颗粒物上的分布等。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华北大都市群和东北乡村或森林地区大气的有机污染的平均状况、区域特征和本底差异,探讨大气颗粒有机物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能来源和输送过程。通过分析比较大气颗粒物和气体中有机物组成的差异,探讨颗粒有机物和气态有机物的关系,为研究有机物在气态和颗粒态之间的转化和平衡机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可为华北和东北地区大气成分变化预警和长期变化趋势研究、污染控制和政府决策等提供重要基础数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学术型创业企业发展路径探讨
华北区域本底大气臭氧生成效率观测研究
GC-PDHID法观测我国本底大气中H2浓度
大气本底站CO2观测浓度的源汇区域代表性研究
大气颗粒物与含硫有机物复相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