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是甘蓝杂交制种中广泛应用的重要基因。本项目拟建立一种基于高通量Solexa测序技术的酶切标签标记方法,将该标记方法与利用大量单株建立超级DNA混合池的BSA方法相结合,根据DNA池间多态性标签出现的频率差异与目标基因连锁距离直接相关的特点,进行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快速精细定位。在此基础上,利用甘蓝基因组序列实现对该基因的克隆。该研究不仅提供一种全新的基因精细定位方法,而且对阐明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的形成机制,进而拓展该不育基因的应用具有重要价值。
利用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制种已成为甘蓝杂交制种的重要方式,精细定位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d1),对该不育性的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导入了甘蓝Ms-cd1基因的芥蓝为材料,采用BSA法结合SRAP,SSR和新一代高通量Solexa测序技术,将该不予基因定位在在甘蓝基因组127kb的区域上,该区域包含11个基因。利用甘蓝基因组序列信息、通过与拟南芥进行比较基因组分析发现,该区域包含Bol035718与拟南芥花药发育相关基因MS1基因为对应的直系同源基因,初步确定该基因为甘蓝显性雄性不育的候选基因。研究通过PCR分离了该基因,并进一步利用该区域的InDel和SNP变异,建立了甘蓝雄性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体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基于协同表示的图嵌入鉴别分析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甘蓝显性雄性不育基因的研究和利用
甘蓝型油菜显性细胞核雄性不育基因及其恢复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甘蓝显性蜡质缺失基因BoGL的克隆与功能验证
甘蓝显性不育基因分子标记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