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第四纪沉积地层、地貌、构造形变等的综合研究,系统地提出,自上新世晚期以来祁连山西段至少经历过六次显著的构造变动或构造事件,其中事件Ⅰ、Ⅳ和Ⅵ表现最为强烈。对这些事件进行了古地磁、孢粉、红外释光和热释光等方法的年代测定,论述了各阶段构造运动的方式、性质、幅度和速率。利用黄土沉积剩磁方向测量,借助于“虚地磁极”方法,提出约110万年来陇西块体相对于鄂尔多斯块体顺时针旋转了9.0°±4.7°。据古地震等资料,将阿尔金活断层划分为11个破裂段,探讨了该断裂带东段与祁连山之间的构造转换关系,认为祁连山晚新生代以来的再生造山过程以构造隆升为主,以剥蚀隆升为辅,是与青藏高原的发展、隆升和向外扩展的过程相联系的。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F_q上一类周期为2p~2的四元广义分圆序列的线性复杂度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时间序列分析与机器学习方法在预测肺结核发病趋势中的应用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三门峡地区最新一期构造运动的年代、性质及意义
青藏高原东缘地壳变形方式及其动力学的数值模拟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地区新生代古高度变化研究
青藏高原东缘高山森林冬季土壤呼吸对模拟雪被变化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