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发作的主要效应细胞是嗜酸性粒细胞,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是其主要效应成分,可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激发气道高反应等多种生物学效应。但是,引起气道高反应的信号传导通路目前尚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中,采用ECP代表性物质多聚左旋精氨酸(PLA)结合LPS共同作用于气道上皮细胞,发现PLA促进气道上皮细胞IL-6、IL-8等分泌。最近研究表明该效应可能与ERK1/2和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激活有关。因此我们推测:由于PLA异常激活支气管上皮细胞ERK1/2和(或)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增强炎症介质和趋化因子Eotaxin的分泌,促进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学效应。本项目通过PLA联合LPS处理气道上皮细胞,在细胞水平拟探索PLA通过ERK1/2和(或)p38 MAPK信号传导通路参与哮喘发作的分子机制,为临床治疗或缓解哮喘发作寻找药物靶点提供依据。
嗜酸性粒细胞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效应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分泌的多聚左旋精氨酸(Poly-L-arginine, PLA)刺激细胞,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激发气道高反应,但其引起气道高反应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机制尚不清楚。我们的前期工作研究发现PLA调控气道上皮细胞炎症介质的表达, 国内外多项研究显示p38 MAPK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传递者,参与了对多种炎症细胞因子和多种类型的细胞应激信号的传导,在哮喘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但PLA是否引起Eos趋化、促进Eotaxin表达,促使气道上皮细胞凋亡,这种作用是否通过ERK1/2、p38 MAPK信号通路发挥尚不清楚。我们应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定量PCR、ELISA、Western Blot等实验方法,研究发现:1.一定浓度左旋精氨酸可抑制NCI-H292细胞IL-6和IL-8的释放,可能通过降低IL-6和IL-8转录活性引起;2.PLA促进LPS诱导NCI-H292细胞IL-6、IL-8、Eotaxin的表达,肝素可抑制其表达,但对IL-13的表达没有影响。3. p38/MAPK阻断剂SB203580能显著性抑制PLA诱导的p38 /MAPK磷酸化水平;5μg/ml的PLA诱导的NCI-H292细胞IL-6、IL-8mRNA表达水平增加及蛋白表达水平增加均可被p38/MAPK阻断剂SB203580明显抑制。4. Eotaxin是参与咳嗽变异性哮喘炎症反应的重要因子,肺功能小气道的改变对于早期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一定意义;结论:PLA可能通过 p38 /MAPK 信号通路刺激气道上皮细胞分泌 IL-6、IL-8。这些研究结果与前期工作研究相互补充,进一步阐释多聚左旋精氨酸引起气道高反应的信号转导途径和机制,为减轻气道炎症和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新的思路。本课题共培养硕士6名,发表论文9篇。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柚木光辐射前后的抽提物成分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基于FTA-BN模型的页岩气井口装置失效概率分析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sEH通过内质网应激通路调节COPD气道炎症的研究
Sirt1在气道上皮细胞调控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ERK1/2通路对哮喘大鼠气道重塑、气道炎症的调控及针刺干预的分子机制
从TLR-NF-κB通路研究平喘方和拆方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重塑的作用及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