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严重影响生存质量的高发病率重要疾病。我们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通过对一个三代DCM大家系的连锁分析定位了一个新的DCM致病基因位点,采用候选克隆策略发现其中细胞骨架相关基因TNIK的一个同义突变与疾病共分离,进一步研究发现该突变可导致一个新的甲基化位点变异。本课题拟在已有工作基础上,采集患者及正常对照个体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诱导成iPS细胞再定向分化成心肌细胞,一方面比较患者与正常来源产生的心肌细胞中是否存在TNIK基因表达水平或剪接本的改变;另一方面研究突变导致的甲基化改变是否引起该核酸区域结合蛋白的改变。探讨同义突变,也是一个表观遗传变异,在DCM发生中潜在的分子致病机制。为DCM病因学提供新的线索,更为研究表观遗传学在遗传病发病中的调控机制提供新的依据。
FDCM为DCM遗传基础及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独特的资源。iPSCs取材方便,并且具有与ESCs相同的分化潜能,能够分化成有功能的心肌细胞,可为DCM的病理机制研究带来新的策略。.在本项目研究中我们收集到一个伴发有传导功能障碍的DCM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遗传学研究发现TNIK c.153A>G的杂合同义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该突变不改变TNIK基因及其上下游基因的表达,但是G等位基因的出现必定引起c.153-1出现新的甲基化位点,为了在心肌细胞中研究该突变的致病机理,我们通过皮肤组织活检获得了先证者的皮肤组织,经原代培养得到皮肤成纤维细胞(HDF),通过标准流程诱导出iPSCs,应用各种鉴定指标以确定建立该FDCM的iPSCs模型。利用ES和iPSCs进行心肌细胞的定向分化研究,成功地获得了对照及病人来源的心肌细胞。对患者和正常人的TNIK基因及其邻近基因的mRNA表达进行分析,发现TINK基因在患者中的表达有升高趋势,邻近位置下游的PLD1基因在患者中表达明显升高。.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东部平原矿区复垦对土壤微生物固碳潜力的影响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新的家族性扩张性心肌病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与克隆
CHRM2-C176W突变在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RBM20基因在扩张性心肌病中的保护机制:自噬的作用
家族性房颤致病基因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