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幔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04053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梁锴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兰海强,李飞,张新彦
关键词:
青藏高原自组织介质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波场模拟
结项摘要

莫霍界面是反应壳幔相互作用的关键界面,且通常假定为一级强间断面。国内外大量人工源地震探测揭示出莫霍界面可能是壳幔过渡带。该壳幔过渡带结构特征可作为壳幔相互作用的重要地震学指示。由于壳幔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我们拟对地壳、壳幔过渡带介质采用自组织结构方式建模,以自组织模式及其特征量来表征壳幔物质相互作用强度与方式,继而发展具有适应于变网格高精度、高保真能力的非均匀化多尺度方法的地震波场模拟技术,仿真不同自组织模式下不同特征量壳幔过渡带内地震响应,提取不同模式、不同特征量地震响应的时频特征。进而利用青藏高原实际观测宽角反射地震资料,在前人确定性地壳模型研究基础上,建立相应的壳幔过渡带自组织模型,为讨论青藏高原壳幔物质相互作用以及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过程提供地震特征约束。

项目摘要

壳幔相互作用是深部地球物理学和大陆动力学研究的重要和关键性的科学问题。利用地震学方法揭示壳幔过渡带有助于人们加深认识壳幔相互作用方式、强度及其与地壳增生和岩石圈融化的相互关联。认识壳幔过渡带介质自组织结构特征和各向异性特征可作为壳幔相互作用的地震学指示。本课题开展了壳幔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研究。建立了壳幔过渡带自组织介质模型和各向异性介质模型,理论分析了方位TTI介质弹性波速度和偏振特征。提出了非均匀化多尺度地震波仿真算法,有效地仿真了自组织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过程;实现了高阶有限差分正演模拟算法,有效地仿真了方位TTI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过程。认识了壳幔过渡带介质中地震波的传播规律,利用时频分析方法探讨了壳幔相互作用的地震响应特征,通过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分析,揭示了自组织性和各向异性对地震资料的影响,尝试应用到藏东北缘壳幔结构重构,对壳幔相互作用的理解提供有益的地震学证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主控因素对异型头弹丸半侵彻金属靶深度的影响特性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20.09.026
发表时间:2020
2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低轨卫星通信信道分配策略

DOI:10.12068/j.issn.1005-3026.2019.06.009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栓接U肋钢箱梁考虑对接偏差的疲劳性能及改进方法研究

DOI:10.3969/j.issn.1002-0268.2020.03.007
发表时间:2020
5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梁锴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天津地区壳幔横波速度结构与地震构造环境研究

批准号:4057402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赵国敏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37.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伊春-延寿成矿带壳幔相互作用与斑岩成矿

批准号:41272095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郗爱华
学科分类:D0205
资助金额:8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南北构造带中北段地震精定位和壳幔三维精细速度结构地震成像研究

批准号:4170405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莘海亮
学科分类:D0404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红河断裂带域壳幔地震各向异性与深部物质迁移

批准号:4173021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高原
学科分类:D0407
资助金额:317.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