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系阻燃剂(BFRs)广泛使用所引起的环境安全性问题已引起了全世界环境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鸟类是理想的环境污染研究指示生物,黄河口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越冬栖息地和繁殖地。因此,研究BFRs在黄河口鸟类中的富集特征及营养级迁移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项目收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每年繁殖季节后未孵化的鸟蛋和因受伤而导致死亡的鸟类样本,系统研究不同食性鸟类及其主要食物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和同系物组成、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含量和异构体组成,了解黄河口鸟类中PBDEs与HBCD的富集特征;揭示PBDEs同系物与HBCD异构体在黄河口鸟类主要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机制,为进一步评估PBDEs与HBCD的生态风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项目的实施将为保护我国湿地珍稀鸟类及生态系统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本项目收集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内每年繁殖季节后未孵化的鸟蛋样本,系统研究不同食性鸟类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和同系物组成、六溴环十二烷(HBCD)的含量和异构体组成,进而采集鸟类食物样品研究黄河口鸟类食物中富集的HBCD及其异构体手性特征;以及HBCD异构体在黄河口鸟类主要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鸟类均对PBDEs和HBCD有不同程度的生物富集,并且鸟蛋内PBDEs的组成模式存在明显差异,HBCD及其对映体分数特征也明显不同。所有鸟类样品中HBCD都以α-HBCD为主,但不同生物对其对映异构体的选择性富集存在差异,陆生鸟类选择性富集(-)α-HBCD,而大部分水生鸟类相对富集(+)α-HBCD;鸟类对手性HBCD的选择性富集除受自身选择性代谢影响外,还可能继承食物中HBCD的手性特征。(2)不同笼养鸟类食物中HBCD含量及其异构体组成模式存在明显差异,但其对映体分数特征差异不大,与工业品接近。(3)不同水生生物中HBCD含量及其异构体组成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其对映体分数特征也明显不同。所有鱼类样品中HBCD都以α-HBCD为主,而贝类是以γ-HBCD为主。(4)通过碳氮同位素比值确定的营养级显示,鸟类和水生生物都对HBCD具有生物放大效应,随着营养级的升高,其HBCD浓度也升高;然而,鸟类与水生生物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食物链关系,其HBCD异构体富集也有显著差别。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们了解HBCD在生物中选择性富集的机制、及其在食物链中的迁移、转化规律,为正确评价这些污染物的生态风险提供基础。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昆虫介导的典型溴系阻燃剂在陆生食虫鸟中的富集与迁移
典型溴系阻燃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富集与食物链迁移
典型溴代阻燃剂在废水处理中的迁移转化及对映体选择性
河流食物网中铊的富集及营养级传递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