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系阻燃剂的环境污染是近年来环境学界关注的热点。随着对多溴联苯醚类化学品生产和使用限制的日益加强,更多的研究集中在四溴双酚A、六溴环十二烷及多溴联苯醚替代品十溴二苯乙醚和1,2-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等化合物上。针对目前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水生生态系统的现状,考虑到水生与陆生环境及污染物暴露途径的巨大差异,本项目拟采集不同区域、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鸟类及其食物样品,构建以鸟为核心的陆生食物网,通过分析鸟及食物中溴系阻燃剂的含量及可能的代谢产物,力图了解目标化合物在不同陆生鸟类中的污染状况、目标化合物在陆地食物链中的传输途径和生物放大效应、以及栖息环境、食物构成对目标化合物在鸟内含量、组成构成方面的影响。本项目的完成将增进对溴系阻燃剂(特别是高分子量溴系阻燃剂)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可利用性、富集与转化、传输途径、食物链放大等行为的认识,为正确评价溴系阻燃剂的生态风险提供依据。
围绕陆生鸟类中卤代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卤系阻燃剂PBDE、HBCD、DP、DBDPE及有机氯农药和多氯联苯)的富集与食物链传递规律这一核心问题,开展了三个层次的研究工作,一是研究了广东省不同区域、三种雀形目鸟类(白头鹎、棕背伯劳和鹊鸲)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生物富集。重点阐述了不同食性、不同区域鸟类中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征、食物链迁移特点;二是以雀形目鸟类(麻雀与喜鹊)作为生物指示物,研究了我国三个主要城市:北京、武汉和广州的卤代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特点及与当地产业结构间的关系;三是研究了卤代有机污染物在北京城区两个陆生食物链(麻雀—红隼和老鼠—鸮)中的生物富集及食物链传递特征。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基本阐明了目标化合物在不同生态环境、不同陆生鸟类中的污染状况、目标化合物在陆地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效应以及栖息环境、食物构成对目标化合物在鸟内含量、组成构成方面的影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典型溴系阻燃剂在黄河口鸟类中的富集特征及营养级迁移
昆虫介导的典型溴系阻燃剂在陆生食虫鸟中的富集与迁移
典型卤代阻燃剂及其衍生物在极地生态系统中的赋存与食物链迁移
非PBDE卤系阻燃剂在两栖动物体内的富集特征及其食物链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