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雄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患者病变将持续进展,转变为激素抵抗性前列腺癌(HRPC)。HRPC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申请者前期研究首次发现Cul4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沉默Cul4A可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过表达Cul4A则促进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裸鼠成瘤实验表明沉默Cul4A可有效遏制肿瘤的生长。本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Cul4A对肿瘤细胞非依赖性形成以及抗雄药物耐药性的影响;通过染色体免疫共沉淀等技术研究Cul4A与雄激素受体(AR)相互作用的机制;在前列腺原位和皮下肿瘤两种动物模型中验证上调/下调Cul4A对HRPC形成和抗雄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检测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组织和HRPC组织中Cul4A的表达差异;探讨Cul4A在HRPC中的作用及机制,建立Cul4A-AR-HRPC新通路,为HRPC的治疗提供新的靶标。
抗雄治疗是晚期前列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几乎所有患者病变将持续进展,转变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CRPC 的形成机制目前尚未阐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81101946)的资助下,我们首次发现Cul4A在前列腺癌组织中高表达,Cul4A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临床分期,Gleason Score和患者生存期密切相关。沉默Cul4A 可抑制在体外和体内抑制CRPC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过表达Cul4A 则促进正常前列腺上皮细胞的迁移和增殖。机制研究表明Cul4A可促进ERK1/2磷酸化。此外,我们还发现反应停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与Cul4A的表达密切相关。总之,我们的课题研究首次揭示了Cul4A可作为CRPC的治疗靶点,Cul4A是预测反应停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申请人以第一/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9篇,总分41.62分,其中受邀撰写相关英文综述3篇,受邀在2013年美国泌尿外科基础研究分会(SBUR)和日本癌症协会(JCA)等国际会议上发言,申请人还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2012),美国前列腺癌基金会优秀青年学者(2012),上海市卫生系统新优青年(2013)等人才计划。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硅促进盐胁迫下黄瓜NHX1基因表达及Na~+在液泡中的区隔化效应
Ordinal space projection learning via neighbor classes representation
E3泛素连接酶CHIP在前列腺癌雄激素非依赖性形成中的作用和机制
E3泛素连接酶CUL4A在COPD小气道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剪接因子DHX15调控E3泛素连接酶Siah2致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持续活化的机制研究
E3泛素连接酶SPOP介导的HIPK2非降解型泛素化修饰调控前列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