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铵化合物(Quaternary Ammonium Compounds, QACs)是一类被广泛应用的化合物,对硝化反应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我国污水处理厂一级A排放标准的实施,研究QACs对硝化反应抑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浓度(0~80mg/l)的典型的QACs对硝化反应(包括氨氧化和亚硝酸盐氧化),特别是当温度变化时(包括不同恒定温度下以及逐渐降温和骤然降温过程中)的抑制效果,对反应动力学进行计算;随后通过FISH技术究QACs单次和连续抑制作用前后硝化细菌(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种群类型分布、数量演变;再次通过利用氧消耗速率试验不同浓度QACs对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呼吸作用的抑制性进行探讨;最后利用PCR-DGGE技术对QACs作用前后的氨氧化细菌和亚硝酸盐氧化细菌的基因突变进行验证,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探讨QACs对硝化细菌活性抑制机理。
呼吸实验结果表明,在污泥浓度(MLVSS)为534mg/L的情况下,季铵化合物浓度为2 mg/L就已明显降低了硝化细菌的呼吸速率,抑制率为19.88%。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更明显,浓度为5~50 mg/L时,对应的抑制率在39.53%85.65%之间,当浓度为增加到80mg/L,硝化呼吸作用几乎停止,半抑制浓度为12mg/L。.以亚硝酸盐为基质,用亚硝酸盐的降解来测定季铵化合物对硝化的抑制情况。在十四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的浓度为5mg~50 mg/L对应的抑制率分别是41.57%~95.17%之间,用Origin软件进行拟合得到半抑制浓度(IC50)为7.1mg/L。.1. 当pH=7时,硝化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速率最快,偏离程度越大,对硝化细菌的活性影响越大。.2. 在无异养菌存在的情况下,有机物对硝化细菌降解亚硝酸盐既无抑制作用,也无促进作用。反之随着有机物浓度的增加,对硝化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抑制强度逐渐增强,随着时间的延长,有机物在异养菌的作用下,浓度降低,亚硝酸盐的转化效率逐渐恢复。当有机物浓度为200mg/L时,在异养菌的作用下完全降解后,亚硝酸盐的降解速率(12.75mg/(L•h))是对照试验组将近2倍。4. 随着硝化细菌接种量的增加,降解亚硝酸盐的速率呈增长趋势6. 随着QACs(C12、C14、C16)浓度的增加,对硝化细菌降解亚硝酸盐的抑制作用随着增强。.7. 随着烷基链长度的增加,对硝化细菌的抑制强度越大(C16>C14>C12)。.8. 接菌量为10%时,在0~96h,硝化细菌处于适应期,在100~144h,硝化细菌处于对数增长期,从144~168h,硝化细菌处于稳定期,168h以后细菌处于衰亡期。.季铵化合物对硝化抑制机理实验,测定了抑制过程中使得OD260和OD280数值随着季铵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钾离子也随着TDBAC浓度的增加而释放出来的更多。表明季铵化合物使膜蛋白质变性,深入到磷脂双分子层,导致钾离子、核酸泄露,最终导致细胞膜的损坏。20mg/L的季铵盐作用10min,就可以使硝化污泥水相中的蛋白质浓度急剧增加,证实了高浓度季铵盐的快速杀菌作用。大于5mg/L的季铵盐浓度作用纯菌时利用PCR-DGGE显示DNA条带均出现拖尾,造成了DNA损伤,表现出了基因毒性。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iversity of endophytic bacteria of Dendrobium officinale based on culture-dependent and cultureindependent methods
不同施氮方式和施氮量对马尾松和木荷幼苗根系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Combined PCR and Q-RT-PCR technique for detecting chimerism in a non-human Primate vascularized osteomyocutaneous allografts model
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LIPI-4基因的检测及序列分析
β防御素126在成年公山羊组织中的表达特性
新型季铵化合物结构设计及绿色合成
离子液体催化下铵/胺盐一步季铵化反应的研究
季铵功能单体对牙本质胶原溶解酶的影响及结构-效应关系的研究
洲滩湿地水-沉积物界面季铵化合物的迁移机制及其生态毒理响应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