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GF165/BMP2修饰BMSCs对RBI早期种植体骨结合的实验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300906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唐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四川大学
批准年份:2013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4-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杨醒眉,苏润,李燕,康宁,刘清英,马丽,姚洋
关键词:
牙种植骨形成蛋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治疗放射性骨损伤
结项摘要

Radiation bone injury of the facial bones,particularly of the mandible, is a known serious complication of the therapeutic raidotherapy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RBI is painful, debilitating and frequently refractory to treatment.Because of the excision surgery and RBI, patients commonly feel it is a worse challenge to their well-being than their original malignancy which required the radiotherapy.However, bone tissue has been injured during the course of radiation treatment of tumors,which would influence blood circulation and bone regeneration.How to place implant ossteointegratedly in the early stage is a big problem for the restoration clinic.In order to improve micro-circulation and bone regeneration in the radiaton region,the research will make RBI model with Beagle dogs,place BMSCs modified by VEGF165 and BMP2 in the implant bed,and study expression of VEGF/BMP,character of osteoblast ,osteoclast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regeneration of blood vessels and bone through x-ray, histology and molecular biology.Through the study, we hope to find the foundation of gene therapy on RBI patients who are eager to fulfill restoration through dental implants, and make further probe into RBI mechanism.

头颈部恶性肿瘤术后放疗易引起放射性骨损伤(RBI),出现血运障碍、成骨能力下降,严重影响术后早期整形修复过程中种植体骨结合形成,寻找安全有效快速的修复治疗是困扰临床工作者的难题。本课题以改善放射区骨组织微循环和成骨能力为出发点,使用Beagle犬颌骨放射损伤RBI模型,通过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和骨形成蛋白-2(BMP-2)双基因共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种植床内基因转染,从影像学、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探讨种植体周VEGF/BMP等多种细胞因子表达、成骨细胞、破骨细胞以及血管内皮细胞的活性、血管新生、骨质再生等情况。本研究结果不仅能为BMSCs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移植技术在促进RBI伴种植创伤性骨结合的应用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验依据,从而开发一种全新、有效的治疗途径;同时对进一步探讨RBI的发病机制及修复的基因调控和细胞效应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项目摘要

研究背景:. 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恶性肿瘤的5%,目前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切除和放化疗,这两种治疗方式易导致患者牙列缺损;在缺牙修复方式中,种植义齿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但是患者经放疗后进行种植,常常出现种植骨结合率低,稳定性差,失败率增加2-3倍的情况。以往通过高压氧,注射骨形成蛋白等方式来提高放疗后种植成功率,但疗效不佳,主要原因是放射对骨的损伤是持续性的,而以上治疗方式不具有一定的长效性。..研究内容:. 本课题拟通过对兔膝关节股骨头和胫骨头进行放射,建立放射性骨损伤模型。在建立的模型上进行种植体植入,同期向种植床内注入含有BMP-2、VEGF-165的慢病毒液进行转染,收样后通过组织切片、力学检测,Micro-CT等检测手段,探讨BMP2、VEGF165转染对放射后种植骨结合的影响研究。实验中以空白病毒组作为阴性对照,以高压氧治疗组作为阳性对照。..研究结果及关键数据和描述:.经过不同剂量放射,收样后HE切片显示,放射后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骨髓腔中脂肪颗粒增多,骨陷窝空虚等,与剂量呈相关性。结合临床放射剂量和兔子活动状况,最后选择单次15Gy放射作为放射剂量进行建模;放射后进行种植体植入术,分别于术后2周、4周和8周取材研究。第八周显示BMP-2组和VEGF-165组单独使用能够提高早期种植体骨体积分数、种植体-骨接触率、矿化沉积率和种植体最大拉出力;联合使用BMP-2和VEGF-165组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实验从成骨成血管相关基因分析,联合使用BMP-2/VEGF-165能明显提高放射后种植体骨结合率,增加种植体稳定性,从而有利于放疗后尽快恢复肿瘤术后患者的形貌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2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20
3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4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丙二醛氧化修饰对白鲢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影响

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411-143
发表时间:2020
5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DOI:
发表时间:2021

唐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172882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81470213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31100691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51672113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6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61101005
批准年份:2011
资助金额:2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92042306
批准年份:2020
资助金额:150.00
项目类别:重大研究计划
批准号:51302112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702430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272315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时序释放白介素4和锌促进种植体早期骨结合的机理研究

批准号:81870809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长义
学科分类:H1508
资助金额:5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白介素-10基因治疗对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批准号:30840092
批准年份:2008
负责人:陈江
学科分类:H1508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EMD对BMSCs细胞膜片在钛种植体表面骨再生的效应与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60192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董强
学科分类:H1502
资助金额:33.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Nell-1调控BMSCs外泌体中成骨相关miRNAs在种植体骨结合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批准号:81771118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谢志坚
学科分类:H1508
资助金额:51.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