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的定向进化和催化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004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2.00
负责人:李清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戴住波,卢焦,许骄阳,刘怡,赵婧
关键词:
进化代谢技术DNA丁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shuffling
结项摘要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CK)是丁二酸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之一,经由PEP羧化激酶(PCK)催化的反应伴有ATP的生成,理论上更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酸,但大肠杆菌中PEP羧化激酶是糖异生酶,只有在补充大量CO2或高浓度HCO3?时才能起作用,这限制了PEP羧化激酶在大肠杆菌产酸途径中的作用。本研究拟用DNA shuffling技术与进化代谢工程相结合,定向进化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催化产丁二酸的PEP羧化激酶,并进一步研究PEP羧化激酶的高效产酸机制。通过本研究,不仅可以为产丁二酸高产菌株构建提供新的突破点,同时也为CO2固定酶类的催化机制研究提供原材料和理论基础。

项目摘要

丁二酸又称为琥珀酸,可以作为多种化合物的合成前体,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可降解塑料的合成等多个领域,被美国能源部认为是12种最具价值的生物基大宗化学品之一。目前丁二酸主要通过化学法合成,而利用Escherichia coli发酵生产丁二酸以其能耗低、污染小等优点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PEP羧化是丁二酸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经由PEP羧化激酶(PCK)催化的反应伴有ATP的生成,理论上更有利于菌体生长和产酸。但大肠杆菌的PEP羧化激酶对HCO3-的亲和性很差,只有在高浓度HCO3-才能起作用,这限制了PEP羧化激酶在大肠杆菌产酸途径中的作用。本项目在构建底盘菌株的基础上,主要研究以下三项内容:(1)建立PCK酶高通量筛选方法。比较了代谢进化和固紫B盐筛选方法,认为代谢进化方法简单快捷,但存在宿主细胞突变积累引起优良突变丢失的现象。固紫B盐法虽然筛选工作量稍大,但目标针对性强,避免菌体其他位点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更容易筛选到酶活提高的PCK突变体。(2)分析了突变体的催化性质与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发现了一个重要位点Leu265,一个突变体只有一个突变位点Leu265Met,另一个突变体M4也在该位点发生突变Leu265Pro,该突变体对底物HCO3-的亲和力提高;通过蛋白质结构同源建模和底物分子对接分析发现,该位点位于一段连接N-端结构域和C-端结构域的一个loop环中,该loop环处于活性口袋的底部,与周围的催化残基Ser250,Lys254,Thr255,Asp269距离较近,因此该loop环上的残基突变虽未能与底物分子发生直接的相互作用,但会间接影响到活性口袋与底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及空间位阻。(3)研究了PCK与PPC协同作用对丁二酸产量的影响。发现在一定范围内提高PPC酶活有利于丁二酸的合成,但是过高活性的PPC酶(≥0.47U/mg)将会导致ATP能量的大量损失,继而降低菌株的生长和丁二酸的生产。协同利用PCK和PPC,能够充分发挥各自催化优势,比利用单个酶更有利于丁二酸的合成。.本项目开发了快速、有效的PCK酶高通量筛选方法,为筛选到PCK优良突变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发现E. coli中PEP羧化酶(PPC)和PEP羧化激酶(PCK)协同作用,可以利用各自优势,提高丁二酸生产。本项目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申报发明专利2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DOI:
发表时间:2018
3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4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5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基于公众情感倾向的主题公园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伏尔加庄园为例

DOI:
发表时间:2022

李清艳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海藻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的研究

批准号:38670728
批准年份:1986
负责人:姚南瑜
学科分类:C0505
资助金额: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C4及CAM植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羧化酶调节特性研究

批准号:39070092
批准年份:1990
负责人:施教耐
学科分类:C0203
资助金额:4.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在肝癌干细胞糖异生侧枝去向中的作用研究

批准号:81502415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马瑞花
学科分类:H1807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多态性功能研究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批准号:3047081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董艳
学科分类:H0708
资助金额:8.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