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证明:B7-H1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并介导肿瘤免疫逃逸。近年来发现:B7-H1是受转录后调控的蛋白,miRNA以转录后调控的方式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本项目预实验初步证实:胃癌细胞中B7-H1的表达受到miRNA的控制,而这些miRNA的启动子可能处于甲基化状态。另一方面,幽门螺杆菌(Hp)感染已被明是引起甲基化的重要因素。而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能沉默miRNA。因此,本项目结合目前研究进展及预实验结果推测:Hp感染激活了甲基化转移酶(DNMT)而致miRNA启动子区域甲基化,造成miRNA沉默,从而失去对B7-H1的控制,促进胃癌细胞中B7-H1的表达,最终介导胃癌免疫逃逸。本项目若能证实"Hp感染-激活DNMT-启动子甲基化-miRNA沉默-B7-H1高表达"这条轴的存在,则将解释Hp致miRNA甲基化并靶向调控B7-H1表达和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分子机制,为研发相应的治疗方案奠定理论基础。
免疫逃逸是恶性肿瘤的标志性特征之一。B7同源物1(B7 homolog 1,B7-H1)作为近年来发现的T细胞免疫共刺激分子之一,初步被证明在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较正常组织表达上调,发挥对肿瘤免疫的抑制作用,促进肿瘤发展。然而B7-H1上调的具体机制并不清楚。微小RNA(micro-RNAs)是细胞蛋白质水平转录后调控的广泛途径,本课题组通过比较B7-H1阳性和阴性胃癌细胞的micro-RNA表达谱差异,筛选出并证实了miR-152和miR-200b可通过结合B7-H1 mRNA3’端未翻译区下调B7-H1表达。miR-152和miR-200b的表达又受到去甲基化药物的调节,提示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可通过micro-RNA影响B7-H1表达。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胃癌重要的致癌因素,而且幽门螺杆菌感染已被证明可影响基因甲基化水平。本课题组证实,Hp能刺激胃癌细胞表达高迁移率组分蛋白1(high mobolity group protein 1, HMGB1),进而提高miR-152和miR-200b基因甲基化水平,降低miR-152和miR-200b的表达及对B7-H1表达的抑制作用,最终上调B7-H1的表达。Hp感染—HMGB1—启动子甲基化—micro-RNA表达水平下降—B7-H1表达上升这一轴线可能是胃癌B7-H1表达上调和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A Prehepatectomy Circulating Exosomal microRNA Signature Predicts the Prognosis and Adjuvant Chemotherapeutic Benefits in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is
MicroRNAs in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 Signaling Pathway Associated With Fibrosis Involving Different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抗生素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免疫治疗中的作用
下调SNHG16对胃癌细胞HGC-27细胞周期的影响
HDAC3在IFN-γ诱导胃癌B7-H1表达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B7-H1/PD-1反向信号在调控胃癌干细胞功能中的机制
ANP联合EGCG逆转NPR1基因表达沉默靶向抗胃癌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miRNA介导中药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调控作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