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草甘膦野生大豆遗传特性及分子标记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097183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28.00
负责人:陶波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09
结题年份:2012
起止时间:2010-01-01 - 2012-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红,滕春红,蒋凌雪,韩玉军,任红雷,高士杰,李霞,王斌,张庆贺
关键词:
分子标记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
结项摘要

对野生大豆材料进行抗草甘膦鉴定,筛选出抗性种质,对抗性品种野生大豆进行生理生化机制的研究,利用育种技术将抗草甘膦野生大豆与中黄13、绥农14杂交,并采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后代群体进行分析,精细定位抗除草剂基因。预期:.① 筛选出抗除草剂草甘膦的野生大豆品种,并对其抗性稳定性进行分析;.② 通过对抗性相关酶的研究探讨抗草甘膦野生大豆的生理生化机制;.③ 构建抗除草剂分离群体,明确抗除草剂基因在连锁群上的位置。.项目将对抗草甘膦野生大豆的遗传多样性、抗草甘膦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杂交后的后代分离群体的分子标记进行深入研究,这一属于目前作物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问题,将生物测定技术、生物化学技术、分子生物技术紧密联系起来,在交叉点上获取新知识,为野生大豆种质资源抗除草剂优良性状的利用及我国栽培大豆的育种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材料,为创造新种质资源以及选育大豆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项目摘要:【研究背景】野生大豆(Glycine soja)是栽培大豆的原始祖先种,并且具有栽培大豆所缺乏的优良性状,因此,挖掘野生大豆抗除草剂优良资源并加以利用,对培育抗除草剂大豆品种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研究内容】采用田间试验、生理生化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野生大豆材料进行抗草甘膦鉴定,并对其抗性程度、抗性稳定性进行深入研究。同时对抗草甘膦靶标酶及相关酶系进行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抗感材料中靶标基因EPSPS表达量进行分析,利用常规杂交手段,对抗感野生大豆材料进行杂交,根据后代群体及父母本的田间抗性鉴定情况和表型特征分析其遗传规律,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寻找到与抗草甘膦紧密连锁的标记,明确除草剂抗性基因在连锁群的位置,完成对抗草甘膦野生大豆的抗性基因初步定位;【研究结果】从92份野生大豆材料筛选出ZYD254 、ZYD0685、ZYD-2405对草甘膦高抗材料,抗性稳定研究表明,在不同剂量下、不同温度及不同年份之间,野生大豆ZYD254材料表现稳定, 野生大豆中存在抗草甘膦基因。生化机制研究表明,在田间正常剂量1.23 kg a.i•hm-2处理下,野生大豆抗性材料和敏感材料的莽草酸含量、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GSTs)、叶绿素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其中抗性品系ZYD254莽草酸含量和叶绿素含量及SOD相对活性与敏感品系相比没发生变化,而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显著提高,通过对以上指标分析,从而在生理生化水平上明确抗草甘膦野生大豆抗性的生理生化机制。通过对野生大豆两个EPSPS拷贝的表达量分析中可以看出,抗性材料靶标EPSPS1相对表达量比敏感材料大约提高了2-4倍。抗性植株产生的分子基础可能是由于EPSPS1过量表达导致植株对草甘膦产生抗性。在此基础上在对杂交后代遗传规律分析中,抗草甘膦基因是由隐性基因所控制,利用SSR标记技术,在对F2代群体分析中,检测出两个与抗草甘膦相关的QTL位点,位与CHr.1和CHr.3上,贡献率分别为6.9%、28.5%;【科学意义】挖掘抗除草剂野生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其抗性产生的机制,为今后克隆抗除草剂基因提供理论基础,对草甘膦抗性基因进行深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对于明确抗除草剂抗性分子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2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DOI:10.7606/j.issn.1000-7601.2022.03.25
发表时间:2022
3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4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靶向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DOI:10.13376/j.cbls/2021137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基于Pickering 乳液的分子印迹技术

DOI:10.1360/N972018-00955
发表时间:2019

陶波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抗草甘膦牛筋草EPSPS基因的表达调控机理

批准号:31301683
批准年份:2013
负责人:张纯
学科分类:C1404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PFK基因在抗草甘膦牛筋草中的表达特征及其功能验证

批准号:31601666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陈景超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棉花抗草甘膦的分子基础及其在杂交棉纯度控制中的应用

批准号:30471108
批准年份:2004
负责人:祝水金
学科分类:C1307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抗草甘膦菜豆Epsp合酶基因克隆及其抗性机理研究

批准号:39670498
批准年份:1996
负责人:向文胜
学科分类:C1405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