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云南白药对大鼠实验性关节炎作用及其机理

基本信息
批准号:81060086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4.00
负责人:和红兵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批准年份:2010
结题年份:2013
起止时间:2011-01-01 - 2013-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雷雅燕,赵欣捷,戴伟东,张明珠,任晓斌,罗红灿
关键词:
云南白药胶原诱导关节炎代谢组学代谢标志物
结项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炎性骨病,与牙周炎骨吸收具有相似的病理破坏过程,二者均有免疫炎性反应导致骨的破坏,可能与机体对抗原的反应密切相关。云南白药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有较好的抗炎,促骨修复作用,但作为多成分配伍中药,具体的机制及对病变机体代谢影响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炎症因子(TNF-a)、NF-kB及OPG/RANKL在炎性骨破坏中起着关键作用,而这些因子又受基因及免疫调节的影响。故本项目采用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应用综合检测手段,对这些因子及参与免疫调节的CD4+CD25+T/CD4+CD25-T/TH17细胞检测,加以代谢组学绘制代谢物全谱分析图,比较各个实验组之间的变化,可望从血液、尿液中寻找一种特征性标志物,为临床早期诊断,病变程度及病变愈后的评估提供依据。进一步探讨云南白药抑制炎症,骨破坏及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制。

项目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作为一种炎性骨病,与牙周炎骨吸收具有相似的病理破坏过程,二者均由免疫炎性反应导致骨的破坏。云南白药(YNB)在前期研究中发现有较好的抗炎,促骨修复作用,但作为多成分配伍中药,具体的机制及对病变机体代谢影响不完全清楚。本研究以代谢组学技术为主导联合多种技术,以炎症为主要的病理过程,对YNB的抗炎作用和机制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及成果如下:.  1. 应用GC-MS和LC-MS两种主流的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适合YNB代谢指纹分析的样品预处理和检测方法,对不同批次的YNB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为后续研究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了基础。. 2. 以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作为炎症首要病理表现的疾病模型,发现YNB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和骨关节破坏作用。血代谢组学分析显示YNB主要影响血中脂类成分变化,特别是可以使花生四烯酸回复到正常水平,细胞试验证实20 μg/mL YNB处理后可下调成骨细胞COX-1和COX-2的表达,表明YNB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3.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脾细胞检测发现YNB干预后CIA大鼠脾脏中CD4+CD25+Treg比例逐渐升高,在用药后第二周时该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和关节炎组,而对CD4+CD25-细胞则无明显作用。与模型组(R组)相比,YNB组Th17细胞比例各个时间点均较模型组低;但Th17的含量仍高于正常组。. 4.应用RT-PCR技术对关节组织检测发现R组、YNB和甲氨蝶呤(M)组在第一周时RANKL的表达都明显高于正常组,而OPG明显比正常组低。YNB和M组随着给药时间的增加,RANKL的表达逐渐降低,OPG的比值逐渐增加,给药后的第二周RANKL的表达下降致正常组水平。关节免疫组化染色也显示YNB组RANKL阳性细胞的数量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 5.生化指标检测发现YNB可以下调血浆中促炎症因子PGE2、IL-1ß、IL-17水平,而上调抑炎因子IL-10的水平,并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作用越明显,表现为时间的依赖效应。. 6.本项目共培养两名硕士研究生,均已顺利毕业。已发表论文4篇,其中SCI1篇,核心期刊1篇,非核心期刊1篇,已录用待发表1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17
2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DOI:
发表时间:
3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DOI:10.3799/dqkx.2020.083
发表时间:2020
4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20.05.013
发表时间:2020
5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DOI:10.19336/j.cnki.trtb.2020112601
发表时间:2021

和红兵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660184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36.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研究冠通方干预兔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机理

批准号:81160436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王强
学科分类:H3108
资助金额:50.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代谢组学方法的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272600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魏彦明
学科分类:C1807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基于代谢组和蛋白组学对大鼠射精机理脑神经物质基础的研究

批准号:8186027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覃喜军
学科分类:H0406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4

基于核磁共振代谢组学方法研究三七总皂苷对顺铂肾损害大鼠的保护作用

批准号:81260598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杨玉芳
学科分类:H3302
资助金额:48.00
项目类别:地区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