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的各种提取、分离检测方法,鉴定维吾尔药材唇香草各类化学成分,利用96微孔板筛选法分析、观察维吾尔药材唇香草不同提取部位对变异链球菌细菌生长及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确定具有影响细菌生物膜生长的活性部位与活性成分;利用生物发光法与范氏弧菌BB170研究其各活性部位与单体化合物影响变异链球菌密度感应信号分子AI-2的作用机制;利用HPLC与HPLC-MS法跟踪变异链球菌密度感应信号分子AI-2前提化合物DPD的动态变化,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对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结构特征的影响。.该项目的开展,将完善维吾尔药材唇香草资源分布与物质基础的研究内容,揭示唇香草不同成分、生物效性、临床间的相关性,阐明药理机制,有望设计出筛选影响细菌密度感应信号系统的活性成分标准流程与新的拮抗药或治疗药物,控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以达到预防和治疗各类疾病的目的。
对维吾尔药唇香草进行了药材资料整理,全疆唇香草药材的采集、鉴定及标本制作。利用中药化学成分的预实验方法、系统溶剂提取法和分离技术对唇香草进行不同极性化学部位的提取,各种影响细菌生长与生物膜形成的预试验。对唇香草不同极性提取部位总多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维药唇香草药材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采用液相色谱法对维药唇香草药材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采用RRLC-DAD法对新疆十个产地唇香草进行指纹图谱的实验研究。采用标准流程培养变异链球菌,建立稳定的变异链球菌细菌生物膜形成模型。整理唇香草质量标准研究相关材料。研究维药唇香草提取物、活性部位、单体化合物对变异链球菌细菌生物膜的密度感应信号传导的影响,探究作用机理。GC-MS跟踪分离挥发油部分并做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及生物膜形成实验研究。.成果:.(1)完成收集药材;鉴定与鉴别;水分和灰分的测定;获得维药唇香草中化学成分不同提取部位。.(2)抗氧化活性的研究.通过清除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实验,对唇香草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萃取部位进行了抗氧化作用的筛选,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好抗氧化作用,验证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3)抑菌活性的研究.唇香草挥发油、水提取物对对白假丝酵母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抑制作用较弱。 .通过抑制变异性链球菌生长实验,考察了唇香草挥发油的抑菌活性,唇香草挥发油在7.2mg/mL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在500µg/mL抑制特殊报告菌株的生物发光。可得唇香草挥发油具有抗氧化活性和抑制变异链球菌生长的作用, 影响特殊报告菌株的生物发光强度,就其作用机制仍需深入研究。.(4)维药唇香草化学成分的研究.1.唇香草挥发油的研究:萜烯类成分是唇香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2.唇香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HPLC法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胡薄荷酮、咖啡酸和迷迭香酸的含量;④ RRLC法同时测定新疆不同产地唇香草中地奥司明、蒙花苷、胡薄荷酮的含量。.(5)唇香草指纹图谱的研究.(6)已发表论文:7篇,其中4篇被SCI收录,1篇CSCD,2篇省级期刊。.(7)专利:2项,一项进入实审,一项公开。.(8)研究生培养:毕业一名(于谦)校级优秀硕士论文,在研两名(丁文欢、张雪佳)。.(9)6名培养青年教师。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Efficien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organic dyes and reaction mechanism with Ag2CO3/Bi2O2CO3 photocatalyst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路基土水分传感器室内标定方法与影响因素分析
Empagliflozin, a sodium glucose cotransporter-2 inhibitor, ameliorates peritoneal fibrosis via suppressing TGF-β/Smad signaling
An alternative conformation of human TrpRS suggests a role of zinc in activating non-enzymatic function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金银花活性成分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唾液乳杆菌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机制
变异链球菌small RNAs连接LuxS密度感应与生物膜形成的机制研究
变异链球菌srtA基因在生物膜形成中的作用及调控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