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项目以采自我国不同用药历史麦田的播娘蒿种群为试材,采用生物测定方法检测其抗药性指数;根据播娘蒿AHAS基因序列将AHAS上的SNP位点转化dCAPS和Bi-PASA标记,对不同抗药性水平的试材进行分子检测,明确突变位点及突变类型;采用生物学与靶标酶活性测定,研究不同突变类型的播娘蒿抗药性生物型对AHA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AHAS活体活性与Real Time PCR技术相结合,分析AHAS抑制剂的作用下不同抗药性生物型AHAS表达及酶活性的差异;通过AHAS转化酵母和拟南芥,验证基因功能,明确AHAS基因突变与交互抗性的关系。该研究结果既可为杂草抗药性研究提供快速、准确的分子检测手段,又可为抗除草剂育种提供新的基因;不但可以丰富我国杂草抗药性遗传背景及其分子基础研究的理论,而且对明确我国麦田播娘蒿对AHAS抑制剂的抗药性水平、制订抗药性杂草治理策略有重要参考价值。
项目调查了我国11个省(直辖市)270多块农田播娘蒿,在7个省(直辖市)的47块农田发现了抗药性种群,其中高抗性种群对苯磺隆的抗性指数达到了1500多倍,明确了我国麦田播娘蒿对苯磺隆的抗性水平及分布;通过生物测定明确了不同抗药性种群对其他几种AHAS抑制剂的交互抗性谱和交互抗性水平差异;通过靶标酶活性及表达水平分析,明确了抗药性生物型的靶标酶AHAS对苯磺隆的敏感性降低,是其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抗药性生物型与敏感生物型相比AHAS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不同抗药性生物型AHAS基因的突变类型,明确了播娘蒿有两个AHAS基因,且其中一个AHAS的574位发生突变导致其交互抗性谱和抗性水平都显著高于197位突变的生物型,将播娘蒿AHAS基因SNP位点转化dCAPS,为抗药性监测与检测建立了简单高效的方法;克隆了播娘蒿AHAS基因全长,转化酵母和拟南芥,并获得稳定表达外源基因的阳性克隆,进一步明确了AHAS基因突变与抗药性的关系,也为抗药性基因的发掘应用提供了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内点最大化与冗余点控制的小型无人机遥感图像配准
氯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梁的黏结试验研究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结核性胸膜炎分子及生化免疫学诊断研究进展
播娘蒿对苯磺隆抗性水平差异机理研究
日本看麦娘抗ACCase抑制剂类除草剂的分子机制研究
野燕麦对ALS抑制剂类除草剂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
播娘蒿CBF作为冷胁迫早期预警信号分子在抗寒机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