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化抑制诱导填埋场恶臭/甲烷气链式控制过程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3108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57.00
负责人:楼紫阳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海平,陈思,刘树根,陈小亮,金艳,叶彩虹
关键词:
腐化抑制恶臭链式控制温室气体填埋场
结项摘要

恶臭和甲烷气是垃圾填埋处置过程释放的两大气相污染物,具有"点多、面广、难控制"的特点,而源头抑制和分段调控是解决其无组织排放的重要途径。据此提出基于生活垃圾腐化抑制的填埋场恶臭/甲烷气减排方法,采用外加化学和生物抑制剂协同作用方式,减缓填埋单元封场前混合垃圾的初期腐化速率,削减恶臭释放量,并通过分段调控和缓释药剂投加,实现填埋场内恶臭/甲烷气的链式控制目的。本项目采用单元操作和组合模拟方式,通过抑制剂配方优化,分项考察不同抑制条件下生活垃圾腐化规律和关键因素,氮硫转化过程对甲烷生成的影响作用和分配机制。借鉴分子生物学手段,筛选混合垃圾腐败体系内的特定腐败菌,确定不同作用体系内微生物菌群构成及种属演变规律,揭示腐化抑制诱导填埋场恶臭/甲烷气链式控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为填埋场气相污染物的源头削减提供新的思路。

项目摘要

生活垃圾填埋场气相污染物具有“点多、面广、难控制”特点,主要在于(1)恶臭组分复杂,控制过程缺乏针对性,需研究其源头释放过程;(2)现有恶臭监测方法操作不便,难在线监控;(3)生活垃圾同一过程的两类气相污染-恶臭和甲烷的协同控制研究较少。据此,本课题基于生活垃圾恶臭释放规律和控制方法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论:(1)生活垃圾组分和操作条件对恶臭释放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垃圾组分(生活垃圾、厨余、纸类、清扫垃圾、果皮类)中,厨余垃圾的H2S释放潜能最大,为48.4 μg kg-1,厨余垃圾和果蔬垃圾的NH3 释放潜能最高,达到4742 和3933 μg kg-1垃圾,需干湿分类收集,特别是厨余垃圾和果蔬的源头分离。恶臭中,N的释放速率比S的释放速率要快,约31% 和46% NH3 和H2S 在开始的90 d内释放。含水率是生活垃圾恶臭的另一控制点,比较不同含水率(30-90%),发现当含水率<45%,可大幅度降低垃圾恶臭影响。而提高反应温度(5℃,15℃,37℃),则明显促进NH3和H2S的释放,在37℃时分别达到4020 μgNH3/kg 和159 μgH2S/kg。(2)考察了不同填埋操作条件对恶臭释放率的影响,模拟了0.5-1.5 m五个填埋高度柱子,反应60d后,其NH3和H2S释放速率分别从1022和515μg/kg降低到276和93 μg/kg,因此高维填埋有利于恶臭的控制;提高垃圾压实密度从0.3 t/m3到0.95 t/m3,可通过降低堆体孔隙率,减轻作业面恶臭污染。(3)基于PEN3型电子鼻,建立生活垃圾恶臭测定方法;运用综合评分法,确定NH3、H2S、甲硫醇、苯乙烯、甲硫醚、CS2为生活垃圾初期降解的主要恶臭组分。(4)污泥炭基生物炭/矿化垃圾覆盖层对于恶臭和甲烷具有协同控制作用,利用污泥基生物炭、矿化垃圾和矿化污泥组建的混合覆盖层,对于H2S的去除率为44.2%,而甲烷最大去除率可达100%。(5)发现苯甲酸钠、山梨酸钠、脱氢乙酸、混合尼泊金脂、亚硝酸钠、纳他霉素(1%投加量)等对于生活垃圾恶臭具有重要抑制作用,其中混合尼泊金脂、硝酸钠和纳他霉素效果最好,30d内,生活垃圾臭度可降低50%以上,而NH3和H2S浓度分别只有对照组的40-60%,但抑制机理等需进一步研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端壁抽吸控制下攻角对压气机叶栅叶尖 泄漏流动的影响

DOI:
发表时间:2020
2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基于ESO的DGVSCMG双框架伺服系统不匹配 扰动抑制

DOI:
发表时间:2018
3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多源数据驱动CNN-GRU模型的公交客流量分类预测

DOI:10.19818/j.cnki.1671-1637.2021.05.022
发表时间:2021
4

基于结构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基于结构滤波器的伺服系统谐振抑制

DOI:10.3788/OPE.20192708.1811
发表时间:2019
5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柔性基、柔性铰空间机器人基于状态观测的改进模糊免疫混合控制及抑振研究

DOI:10.13465/j.cnki.jvs.2018.19.027
发表时间:2018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填埋场覆盖土层中好氧甲烷碳对含硫恶臭气体生物代谢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

批准号:41671245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何若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6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新型填埋覆土的垃圾填埋场恶臭原位控制微生物生态调控机理研究

批准号:41001147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丁颖
学科分类:D0709
资助金额:22.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填埋场环境恶臭气体污染物关键致臭物质及致臭机制研究

批准号:21906006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吴传东
学科分类:B0603
资助金额:2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兼性营养甲烷氧化菌强化填埋场高胁迫体系甲烷减排效用研究

批准号:51008322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赵天涛
学科分类:E10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