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仿生微纳米界面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的新原理和新方法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7514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0.00
负责人:王树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马杰,苏彬,林凌,陈立,刘学丽,薛众鑫,董华
关键词:
癌症检测微纳米材料细胞粘附循环肿瘤细胞仿生原理
结项摘要

如何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术后监控,是当前全人类健康面临的科学难题之一。循环肿瘤细胞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癌症诊断标志物,但其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一亿分之几),使其分离与检测一直是极大的技术挑战。本项目将模拟免疫细胞对癌细胞高效特异识别的多尺度协同效应,制备多尺度结构界面材料,设计合成表面修饰用的特异识别分子,构筑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检测用的3种仿生微纳米界面;以乳腺癌细胞为模型体系,建立简单的分离检测流程,用荧光显微镜确定所分离的细胞数目及进行单细胞荧光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从微观上揭示微纳米界面与单细胞之间的识别机制;结合1-2种微流控技术使之器件化。本项目有望克服传统流式细胞仪与免疫磁珠方法复杂、低效和昂贵等缺点,发展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和新原理,实现高效(90%以上)、高灵敏(较流式提高1000倍)与便宜的检测,为新检测方法走向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控的提供新思路。

项目摘要

如何实现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有效的术后监控,是当前全人类健康面临的科学难题之一。循环肿瘤细胞被医学界认为是重要的癌症诊断标志物,但其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一亿分之几),使其分离与检测一直是极大的技术挑战。本项目通过模拟免疫细胞对癌细胞高效特异识别的多尺度协同效应,制备多尺度结构界面材料,设计合成表面修饰用的特异识别分子,构筑循环肿瘤细胞分离检测用的多 种仿生微纳米界面;并以乳腺癌细胞为模型体系,建立简单的分离检测流程,用荧光显微镜确定所分离的细胞数目及进行单细胞荧光分析,利用原子力显微镜从微观上揭示微纳米界面与单细胞之间的识别机制;结合1-2 种微流控技术使之器件化。本项目克服了传统流式细胞仪与免疫磁珠方法复杂、低效和昂贵等缺点,发展了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和新原理,实现高效(90%以上)、高灵敏(较流式提高1000倍)与便宜的检测,为新检测方法走向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术后监控的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DOI:10.7498/aps.67.20171903
发表时间:2018
2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2-0221
发表时间:2022
3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8
4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基于二维材料的自旋-轨道矩研究进展

DOI:10.7498/aps.70.20210004
发表时间:2021
5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基于全模式全聚焦方法的裂纹超声成像定量检测

DOI:10.19650/j.cnki.cjsi.J2007019
发表时间:2021

王树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超亲水微井界面的痕量循环miRNA检测新原理和新方法

批准号:21475009
批准年份:2014
负责人:许利苹
学科分类:B040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基于DNA纳米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新方法及其响应机制研究

批准号:8180211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张晔
学科分类:H26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基于纳米表面的循环肿瘤癌细胞俘获与分析

批准号:81272443
批准年份:2012
负责人:刘威
学科分类:H1813
资助金额:7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基于Digital LAMP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和分型新方法研究

批准号:81702102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纪东
学科分类:H260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