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环及多环核苷的设计、合成及在荧光标记中的应用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272059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80.00
负责人:郭海明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6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6-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夏然,宋歌,梁磊,辛鹏洋,白仕侠,李淑恒,丁瑞芳,高少华
关键词:
合成多环核苷三环核苷荧光标记嘌呤
结项摘要

Tricyclic and polycyclic purine nucleosides usually have good fluorescence and biological activities. They have greatly increased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via expanding the conjugated system of purine base. They have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nucleic acid sequence, detect pathogens and analyze the gene expression so as to play a huge role in the diagnosis of pathogenesis of the genetic diseases. Therefore, the synthesis of these compounds and the study of their fluorescence properties have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So far, this field have some faults, such as, less report, inadequacy diversity, long process, multi steps and low yields. It is a very important task to synthesize the fluorescence purine nucleoside derivatives which own novel structure and high sensitivity. In recent years, we have been working on modification of nucleosides/nucleotides. We have synthesized more than 400 kinds of novel nucleoside analogues and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s. Using 6-Cl/2-Cl-purine nucleoside(deoxyribonucleoside) as material, we plan to introduce the arylamine or enamine group into 6-/2-of pruine, then synthesize tricyclic or polycyclic purine nucleoside compounds with structural diversity via C-H amination reaction, further derive oligomeric nucleoside compounds labeled by polycyclic nucleosides and reserach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compounds.

三环及多环嘌呤核苷通常具有良好的荧光和生物活性,它们可以通过扩大碱基的共轭体系,大大增加化合物的荧光强度。该类化合物通常可以用来测定核酸序列,检测病原体,分析基因的表达,在诊断遗传疾病的发病机理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对该类化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到目前为止,该类化合物的报道较少、化合物的多样性不足、合成步骤长、收率低,因此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灵敏度高的多环嘌呤核苷衍生物就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本课题组近年来一直从事核苷(酸)类似物的结构修饰,合成了400多种新核苷类化合物,具有丰富的经验积累。本项目拟以6氯及2氯嘌呤核苷(脱氧核苷)为原料,首先在6位或2位引入芳胺或烯胺基团,然后通过C-H活化\分子内胺化反应合成结构多样的具有三环或多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进一步合成多环核苷标记的寡聚核苷酸,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的应用进行研究。

项目摘要

本项目利用腺嘌呤与硝基烯烃串联的Michael加成/氧化偶联反和6-炔丙基氨基嘌呤分子内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三环嘌呤核苷类化合物,并对其中部分化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开发具有荧光活性的三环及多环核苷类化合物提供依据。设计合成了基于脱氧腺苷的二芳基乙烯类光控开关分子,研究了其光致变色性质和碱基配对性质。该类化合物能靶向定位溶酶体,应用于细胞荧光成像,有望嵌入寡核苷酸,合成光致变色的核苷酸。该研究为溶酶体成像与监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对许多疾病发展的基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设计合成了嘌呤8-位进行氟硼荧光体修饰的核苷荧光分子,研究了其对网织红细胞的染色功能,实现了目标分子对网织红细胞的分离及其黏度变化的检测,可以应用到医学上对血液病的早期诊断。设计合成了具有金属离子识别功能的核苷荧光分子。以腺嘌呤为原料,在嘌呤的6位引入不同的金属离子识别基团,合成了两种结构新颖的核苷类荧光探针,分别对汞离子和钯离子识别功能。.共发表标注本项目编号(21272059)的论文21篇,均为SCI论文,其中影响因子6.0以上的10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论文16篇,做会议邀请报告(含口头报告)6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获得发明专利授权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参编国际专著1部,撰写中文著作1部并获得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基金资助。由于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促进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其它工作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课题负责人郭海明教授入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培养研究生26名,其中1名获得博士学位,13名获得硕士学位,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玉米叶向值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DOI:
发表时间:
2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温和条件下柱前标记-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枸杞多糖中单糖组成

DOI:10.3724/ SP.J.1123.2019.04013
发表时间:2019
3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DOI:
发表时间:2018
4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惯性约束聚变内爆中基于多块结构网格的高效辐射扩散并行算法

DOI:10.19596/j.cnki.1001-246x.8419
发表时间:2022
5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多空间交互协同过滤推荐

DOI:10.11896/jsjkx.201100031
发表时间:2021

郭海明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61274011
批准年份:2012
资助金额:8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11574363
批准年份:2015
资助金额:7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072047
批准年份:2010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0802016
批准年份:2008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0976089
批准年份:2009
资助金额:4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批准号:21472037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9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荧光碱基核苷的合成及在SNP分析中的应用

批准号:20502009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肖强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2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新型环脒基类荧光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在多肽荧光探针中的应用

批准号:21907111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李国锋
学科分类:B0701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多氧芳香型三环二萜的全合成研究

批准号:29372050
批准年份:1993
负责人:潘鑫复
学科分类:B0112
资助金额: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4

新型六元杂环并嘧啶双环核苷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

批准号:21172057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张新迎
学科分类:B0706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