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研究显示,我国亚热带稻田土壤有机碳在过去30年中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对这种稻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微观机制(如新增有机碳主要存在于活性还是惰性组分中,团聚体内的分布情况等问题)及不同管理措施下有机碳稳定性的研究仍鲜有报道。建议课题拟利用长期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不同施肥方式下稻田土壤有机碳的组成及其在团聚体内的分布差异,进而通过培养试验揭示新增土壤有机碳在土壤中的固定与矿化过程,不同有机碳组分的周转速率和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探讨有机碳的稳定性状况。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有机碳组成(轻重组有机碳或易氧化、难氧化有机碳)、土壤有机碳在团聚体中分布的差异;新增有机碳在淹水土壤中的固定与矿化过程;不同有机碳组分和团聚体有机碳的稳定性状况(矿化速率、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本课题的实施将阐明施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组成与团聚体分布的影响,并探讨有机碳组成、分布与有机碳稳定性的关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转录组与代谢联合解析红花槭叶片中青素苷变化机制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长期施肥下典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库及其组分的演变特征
长期施肥下稻田土壤结构变化及其对养分供应的影响
长期地膜覆盖及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平衡点的影响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转化和微生物碳代谢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