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中有促炎症损伤和神经保护的"双刃剑"作用,但机制不清楚。我们前期研究发现脑缺血再灌注不同阶段受体TLR9通路的多个信号分子不同程度表达。故提出假说:TLR9通路的双向调控介导小胶质细胞起损伤或保护作用,即早期TLR9主要激活NFκB-TNFα/IL-1β途径,引起炎症损伤;而后期TLR9主要激活IRF7-IFNβ途径,起神经保护作用;不同阶段激活的差异与反馈抑制因子的产生有关。本项目利用脑缺血再灌注的小鼠和神经细胞模型,运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siRNA、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观察TLR9激活的生物学效应和抑制因子对TLR9信号转导的影响,获得TLR9通路在不同阶段起双向作用的可靠证据,阐明小胶质细胞"双刃剑"作用的分子机制和TLR9激活后从促炎通路向保护通路转换的机制,为确立TLR9信号分子作为脑梗死阶段性治疗的新靶点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小胶质细胞在脑缺血后炎症反应中有促炎症损伤和神经保护的“双刃剑”作用,但机制不清楚。TLR9具有促炎症和细胞保护两条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可能在小胶质细胞的“双刃剑”效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项目利用脑缺血再灌注的小鼠和神经细胞模型,运用免疫荧光、western-blot、siRNA、流式细胞术、ELISA等方法开展研究,发现脑梗死灶边缘区TLR9长时程表达上调,而且选择性在小胶质细胞激活;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TLR9促炎信号通路(NFκB-TNFα/IL-1β)和细胞保护通路(IRF7-IFNβ)先后被激活;缺血再灌注后早期抑制TLR9的表达起神经保护作用。在国际上首次证实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是TLR9活化的主要神经细胞,阐明TLR9信号通路的双向激活可能是小胶质细胞“双刃剑”作用的机制之一,TLR9可作为脑梗死治疗的新靶标,为开展TLR9拮抗剂治疗脑梗死的临床转化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小跨高比钢板- 混凝土组合连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基于分形维数和支持向量机的串联电弧故障诊断方法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Himawari-8/AHI红外光谱资料降水信号识别与反演初步应用研究
PI3K-AKT-mTOR通路对骨肉瘤细胞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ROCK信号通路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巨噬细胞激活和极化的机制研究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mTOR信号通路在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MAPK信号通路在电磁脉冲辐照致脑小胶质细胞活化中的作用研究
Endoglin调控脑缺血后小胶质细胞TGF-β/ALK/Smad信号通路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