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是骨包虫病高发区,骨包虫在骨质中形同"老鼠洞"样的蔓延酷似癌性浸润性生长,造成病人瘫痪,致残、致死率很高。骨包虫生长隐秘、临床上易误诊误治、容易复发不易根治。国内外研究结果:骨包虫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易复发、无法根除,药物治疗无效是临床难题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放射治疗骨细粒棘球蚴有一定疗效。本研究拟通过建立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6MeV-E放射治疗骨细粒棘球蚴动物模型非手术、手术后及联合治疗骨细粒棘球蚴相同部位进行对照研究。探讨不同放射剂量下棘球蚴囊大体及超微结构改变;囊液总蛋白含量;钙离子含量;周围骨细胞变性坏死、骨基质逐渐崩解并向骨陷窝内迁移情况;不同放射剂量下预防手术后骨细粒棘球蚴复发情况,拟确定不同放射剂量的有效性及放射治疗标准,评价放射治疗骨包虫病的安全性,为治疗骨包虫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摘要:新疆是骨包虫病高发区,骨包虫在骨质中形同“老鼠洞”样的蔓延酷似癌性浸润性生长,造成病人瘫痪,致残、致死率很高。骨包虫生长隐秘、临床上易误诊误治、容易复发不易根治。国内外研究结果:骨包虫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手术治疗易复发、无法根除,药物治疗无效是临床难题之一。我们前期研究发现放射治疗骨细粒棘球蚴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通过建立子午沙鼠骨细粒棘球蚴病动物模型72只,随机分成4组,一组作为对照组,另外3组分别给予40Gy/5次,50Gy/5次,60Gy/5次,6WV-X线定位照射治疗,放疗结束3个月时观察子午沙鼠、各组均有死亡病例,但沙鼠一般行为正常。各组头节死亡数(分别为:对照组:22.6个,40Gy/5次组:96.6个,50Gy/5次组:131.5个,60Gy/5次组:155.5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囊液内蛋白质(钙离子)浓度随照射剂量升高而降低(升高),蛋白质(钙离子)浓度变化分别为对照组:1.0241(2.8875),40Gy/5次组:0.7245(3.0541),50Gy/5次组:0.6171(3.5446),60Gy/5次组:0.5058(3.8241),各照射组与对照组及各照射组之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病理组织学显示各治疗组棘球蚴囊呈不同程度变性和坏死,与对照组比较改变明(P<0.01),40Gy与50Gy组,40Gy与60Gy组比较,病理改变变化明显(P<0.01),但50Gy与60Gy组间比较病理改变变化不明显(P=0.359);各照射组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现象。电镜下观察随照射剂量的升高,囊皮角质层及生发层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结论 放射线治疗对骨包虫病的治疗有效,但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照射剂量,预防不可逆性骨坏死的发生。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卫生系统韧性研究概况及其展望
气载放射性碘采样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肉苁蓉种子质量评价及药材初加工研究
骨包虫病放射治疗后转归因素研究
多房包虫病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
包虫病免疫失调机制和免疫治疗研究
基于影像组学对肝脏泡型包虫病治疗的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