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站点选址布局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效应研究——基于高铁“一城多站”的分析视角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801107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60
负责人:韦胜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东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8
结题年份:2021
起止时间:2019-01-01 - 2021-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袁锦富,孙经纬,张小辉,孙中亚,徐辰,赵倩,蒋金亮,王晶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城市空间高速铁路运输枢纽城市网络
结项摘要

Currently, the phenomenon of multiple high-speed railway (HSR) stations in one city has been more and more prevalent in different-level cities in China. It stimulates urban development to a large extent, while many problems appear, such as the shortage of passenger flow, poor accessibility and excessive-scale construction. As China is experiencing rapid construction of HSR network, these problems will be further deteriorated. Therefore, this paper takes the example of Yangtze Delta, focusing on the difference of layout mode and its impact on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The core content is as follows: (1) firstly, we classify HSR station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ssenger flow, and explore the impact of layout of multiple HSR stations in one city; (2) secondly, we summarize the trend of layout mode based on current categories of HSR stations, characteristics of planned stations and scenario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future HSR station layout on 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 (3) finally, based on the above analysis, we put forward relevant spatial strategies. This research deepens the the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of HSR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it provides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of planning optimiz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guidance for national HSR stations.

目前,在我国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都已出现了多个高铁站点布局的模式(简称高铁“一城多站”)。这既存在有利城市发展的一面,但也产生了诸如客流稀少、可达性差、建设规模超前等诸多问题。由于我国仍处于高铁网络化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问题在未来可能会被进一步扩大和加剧严重性。故本项目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重点研究高铁站点选址布局的空间差异性对城市空间发展影响,核心内容如下:(1)重点基于高铁站点之间客流出行特征进行现状高铁站点分类,并以此探索现状高铁“一城多站”选址布局对于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2)基于现状高铁站点分类、规划高铁站点选址特征以及情景分析技术,归纳总结未来高铁站点选址布局的发展态势,并以此研究未来高铁“一城多站”选址布局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3)基于上述分析成果,提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一方面可以深化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探索,另一方面可为全国高铁站点选址布局的规划调优、分类指导提供决策参考。

项目摘要

中国高速铁路网络的迅猛拓展正在对区域城市网络联系和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并表现出了显著的复杂性特征。尤其在长三角地区,高铁“一城多站”布局模式等新的演化特征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嬗变。结果表明(1)随着区域高铁网络的演化发展,高铁“一城多站”布局特征逐步形成,在空间范围上逐步扩大,形成了以中心城区为主导,外围具有单线多站点布局类型、多线并行多站点布局类型等四种布局模式。上述四种布局模式的差异性产生了站点在城市中可达性差、部分站点客流与实际规划客流量差距较大等一系列问题,制约了高铁站点地区和城市空间的发展。(2)对现状沪宁沿线城市中高铁站点分为城市中心站、外部门户站、内部分流站以及地区一般站四种类型。其中,外部门户站和地区一般站所面临的空间发展困难问题较为严峻。进一步引入基于空间关系的情景分析方法,对高铁“一城多站”的未来远期发展前景进行了现状不同类型高铁站点的未来发展机遇和挑战的分析,指出部分地区一般站和外部门户站在未来存在着一定的发展机遇。(3)通过大众点评、高德道路网、兴趣点等多源大数据,运用“节点-场所”模型,从交通流网络节点地位和站点地区发展水平两个维度,将长三角地区高铁站点划分为“高节点,中偏高场所”、“中节点,中偏高场所”等六大类,反映了每个站点在高铁多层次复杂系统里的层级位置特征。(4)高铁站点地区开发主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服务业)、站点在城市中区位、站点是否为枢纽节点、旅游资源禀赋等因素密切相关;高铁客流量对于站点地区发展影响效应不显著;新建高铁站点地区与研究区内全部高铁站点地区的发展影响机理在产业类型、人口规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本研究为高铁效应在城市规划中应用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和研究范式,构建了长三角地区高铁“一城多站”布局类型模式,为中国现状和未来一个城市多个高铁站点布局特征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跨社交网络用户对齐技术综述

DOI:10.12198/j.issn.1673 − 159X.3895
发表时间:2021
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DOI:10.18402/resci.2020.12.01
发表时间:2020
4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环境类邻避设施对北京市住宅价格影响研究--以大型垃圾处理设施为例

DOI:10.11821/dlyj020190689
发表时间:2020
5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火灾情况下客流疏散能力评价

DOI:
发表时间:2015

韦胜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站城空间关系分类下的高铁站区空间演化与规划应对研究

批准号:51808504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曹阳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中小城市高铁新城地域空间效应与机制研究——以京沪高铁为例

批准号:51878330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于涛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60.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我国高铁与民航客运空间竞争及优化布局研究

批准号:41101113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赵冰茹
学科分类:D0108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高速铁路站点设置对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影响:基于京沪高铁和武广高铁沿线38个城镇的实证研究

批准号:5100821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王兰
学科分类:E08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