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疆中天山与准噶尔盆地过渡带的石河子草滩湖村湿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实验分析手段,以获取该地区4000aBP以来高时间分辨率的孢粉、炭屑和植硅体记录为主,辅助于粒度和地球化学等多项环境指标数据,提取气候与环境演变信息,利用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古植被恢复和古气候重建;利用考古遗址资料和历史记录,结合地层记录显示的气候与环境演变历史,揭示湿地生态环境变迁过程;根据考古遗址剖面和自然沉积剖面相同时段的孢粉数据对比、典型湿地和农田土壤样品的化学元素含量的对比结果,着重探讨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紧紧围绕"如何区分西部湿地环境演变中的自然和人文因素的作用"这一基本科学问题,以石河子湿地研究为突破口,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揭示湿地的演变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从而为探讨西部地区水资源和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以绿洲作为人类基本活动场所的新疆地区的湿地保护政策制定提出参考依据。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论大数据环境对情报学发展的影响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居住环境多维剥夺的地理识别及类型划分——以郑州主城区为例
湖北某地新生儿神经管畸形的病例对照研究
新疆软紫草提取物对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抗小鼠原位肝癌的作用
洪湖地区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晚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北缘人类活动与环境演变
明清以来珠江中上游山地的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
新疆伊犁地区20ka以来植被历史与气候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