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障碍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精神类疾病之一,针刺因其"宁心安神"功效而对焦虑障碍的治疗独具优势,但有关针刺"宁心安神"的生物学机制如何目前尚待阐明。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针刺不仅对焦虑模型的中枢下丘脑CRH有明显的调控作用,而且对心脏激素利钠肽的分泌也具有促进趋势。据此结合现代医学的"心-脑联动效应"(heart-brain connection)理论,申请者首次提出针刺可能通过调控利钠肽及其下游(位于中枢的HPA轴)而发挥宁心安神、抗焦虑效应的新观点。本课题将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成果有机结合,借助分子生物学等现代技术,以利钠肽-HPA轴为研究切入点,探讨针刺"宁心安神"治疗焦虑障碍的可能机制。这将为科学诠释针刺"调心安神"功效,为完善焦虑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理念奠定基础。
焦虑障碍已成为全球最常见、慢性和难治性精神疾病之一。“宁心安神”治则为针灸指导临床治疗焦虑障碍等情志、精神疾病的总体治疗原则,针刺“宁心安神”治疗焦虑障碍临床应用独具特色和优势。本课题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首次提出针刺可能通过调控利钠肽及其下游HPA轴而达到宁心安神、抗焦虑效应目的的新思路。本课题将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医学“心-脑联动效应”理论成果有机结合,运用中枢和外周ANP受体阻断、ANP基因敲出等技术手段,开展了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的ANP-HPA轴调控机制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内关”、“神门”穴区有“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宁心”作用可能与干预心脏心房ANP及其受体表达和ANP分泌相关,“安神”作用可能与影响下丘脑室旁核ANP水平相关联,通过抑制下丘脑室旁核CRH和肾上腺CORT的释放,调节HPA轴;ANP在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枢下丘脑室旁核可能为针刺“宁心安神”抗焦虑作用的关键部位。本课题研究为科学诠释针刺“宁心安神”的生物学机制奠定了较坚实基础,为针灸临床运用“宁心安神”治则提供了科学依据,为完善焦虑障碍的中医药治疗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伴有轻度认知障碍的帕金森病~(18)F-FDG PET的统计参数图分析
针灸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研究进展
五轴联动机床几何误差一次装卡测量方法
双粗糙表面磨削过程微凸体曲率半径的影响分析
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对关节软骨损伤修复过程的探究
针刺治疗偏头痛抑郁/焦虑障碍心身同调效应机制研究
针刺调节HPA轴预防性治疗原发性痛经的脑机制研究
C型利钠肽治疗青光眼性视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以B型利钠肽代谢干预和基因调控为基础的心衰创新治疗靶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