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WSO)是由俄罗斯牵头,中、德、意以及其它国家参与的空间天文项目,为解决当代天文学重大问题提供帮助。我国承担了WSO中紫外长缝光谱仪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该载荷的两个探测器响应波段分别为102-175nm和160-320nm,要求单光子探测能力、高量子效率、高空间分辨率、大尺寸及长寿命。开展该项目的研究,是为了发展我国核心元器件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后盾。. 载荷中的探测器拟采用基于WSA位敏阳极的单光子成像系统以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大尺寸及长寿命的成像探测。光阴极拟采用CsI和CsTe,制作工艺在阴极转移系统内完成;MCP拟采用2块V型级联或3块Z型堆叠的方式以实现高增益;采用铟封技术将光阴极、MCP和锗层封装成电子读出方式的像增强器(II);WSA从II外进行电荷感应和位置解码;电子读出电路拟采用FPGA+DSP的方式。
世界空间紫外天文台(WSO)是由俄罗斯牵头,中、德、意以及其它国家参与的空间天文项目,为解决当代天文学重大问题提供帮助。我国承担了WSO 中紫外长缝光谱仪有效载荷的研制任务。该载荷的两个探测器响应波段分别为102-175nm 和160-320nm,要求单光子探测能力、高量子效率、高空间分辨率、大尺寸及长寿命。开展该项目的研究,是为了发展我国核心元器件技术,打破国外垄断,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技术后盾。.探测器采用基于WSA位敏阳极的光子计数成像系统以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大尺寸及长寿命的成像探测。光阴极分别采用CsI 和CsTe,MCP采用3块Z型级联的方式以实现高增益;利用铟封技术将光阴极、MCP 和锗层封装成电子读出方式的像增强器(II);WSA 从II 外进行电荷感应和位置解码;电子读出电路采用FPGA+DSP 的方式。目前,已成功研制出NUV和FUV两个类型的探测器实验样管,测试结果表明探测器空间分辨率达到44μm,成像非线性小于1%。CsTe阴极量子效率高于15%,NUV探测器暗计数小于10 counts/s*cm2,FUV探测器暗计数小于3counts/s*cm2。研究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22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硕士研究生1名。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基于一维TiO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β伏特效应研究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硬件木马:关键问题研究进展及新动向
基于 Kronecker 压缩感知的宽带 MIMO 雷达高分辨三维成像
基于多模态信息特征融合的犯罪预测算法研究
AlGaN日盲紫外单光子雪崩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空间目标偏振成像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高性能紫外光子计数积分成像探测器关键技术研究
新型日盲紫外探测器AlGaN光电阴极材料生长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