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神经基因毒性藜芦属甾体生物碱的构毒关系及机制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21102035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5.00
负责人:丛悦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河南大学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时小燕,王天晓,郭敬功,丁艳霞,刘静,叶东旭
关键词:
甾体生物碱神经元的DNA损伤构毒关系毒性机理藜芦
结项摘要

神经元DNA损伤是神经毒性机制之一,近几年已成为研究神经毒性的一个重要方向。藜芦系《神农本草经》收载,为有毒之品。藜芦所含甾体生物碱既是活性成分又是毒性成分,药效显著,但治疗剂量与致毒剂量相接近,其毒性主要是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严重制约新药的开发,如何使其减毒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前期工作意外发现,藜芦甾体生物碱的取代基不同,对神经元DNA损伤程度也不同,这说明藜芦生物碱结构上的取代基可能是影响神经元DNA损伤的主要因素。本课题拟通过色谱手段和波谱分析技术分离鉴定生物碱,通过彗星实验,进行DNA损伤构毒关系研究,并通过化学生物学、神经药理学的分析,探讨其对神经元DNA损伤的机理。因此,本课题将揭示甾体生物碱的结构特征与神经元DNA损伤的关联性,如何引起神经基因毒性;为后期藜芦属总生物碱的减毒研究和毒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基础,同时能为有毒中草药的减毒问题提供一条解决途径。

项目摘要

藜芦系《神农本草经》收载,为有毒之品。我国有13个品种和1个变种。藜芦所含甾体生物碱既是活性成分又是毒性成分,药效显著,其毒性主要是神经毒性和基因毒性,严重制约新药的开发。尽管如此,其毒性机理还不清楚。本项目对兴安藜芦和毛穗藜芦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加上之前已从藜芦和黑紫藜芦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共检测了24个生物碱对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DNA损伤,结合已做的4个生物碱DNA损伤结果,建立了28个藜芦生物碱与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DNA损伤的构毒关系,并以其中引起DNA损伤最严重的化合物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引起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DNA损伤的机理。结果如下:①从兴安藜芦中分离得到甾体生物碱9个,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毛穗藜芦中分离得到甾体生物碱13个,其中2个为新化合物。②彗星实验结果表明28个藜芦生物碱低剂量、高剂量都不同程度引起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的DNA损伤,呈剂量依赖性。构毒关系:母核结构为西藜芦碱类和介藜芦胺类对DNA 损伤基本强于母核结构为维藜芦碱类、茄次藜芦碱类和番茄立定碱类;介藜芦胺类结构中D环为苯环结构的Veratramine引起DNA损伤最为显著,Veratramine糖苷化为Veratrosine,其引起DNA损伤降低;西藜芦碱类结构中3位为藜芦酰基取代和12位羟基取代的西藜芦碱类,以及3位和15位都为异戊酰基取代的西藜芦碱类都引起小鼠小脑和大脑皮层DNA损伤最为显著。总之,甾体生物碱母核发生芳香环取代、异戊酰基取代、多羟基取代、母环苯基化都会增强甾体生物碱对小鼠脑组织DNA损伤。③机理研究发现:12β-羟基藜芦酰棋盘花胺引起ROS、NO、MDA、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显著升高,表明其引起氧化应激反应,导致DNA氧化性损伤;总抗氧化能力、OGG1和OH-1的mRNA表达水平有升高趋势,表明可能是脑细胞抗氧化防御状态和DNA修复系统的代偿性调节。该研究揭示了藜芦生物碱的构毒关系,以及通过氧化应激引起脑组织DNA损伤的机理,为后期进一步深入研究藜芦生物碱的减毒和毒效关系提供了指导性理论基础,同时为中药十八反中藜芦配伍禁忌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坚果破壳取仁与包装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

DOI:10.19554/j.cnki.1001-3563.2018.21.004
发表时间:2018
2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3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4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当归补血汤促进异体移植的肌卫星细胞存活

DOI:
发表时间:2016
5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An improved extraction method reveals varied DNA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shells of Pacific oysters

DOI:10.1051/alr/2019003
发表时间:2019

丛悦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81302778
批准年份:2013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甾体糖苷生物碱的化学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21002095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李明
学科分类:B0702
资助金额:19.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贝母甾体生物碱的止咳、祛痰作用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3007088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李萍
学科分类:H3402
资助金额:13.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新型黄杨属甾体生物碱spirofornabuxine的合成研究

批准号:21901252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马玉勇
学科分类:B0107
资助金额:27.5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具有镇痛活性马钱子类生物碱的合成及构效关系研究

批准号:2160219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潘志强
学科分类:B01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