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受亚洲夏季风,西风以及亚洲冬季风等多种大气环流影响,气候变化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之一。申请人曾开展过高原东部若尔盖高原泥炭同位素气候记录研究,以及"甘肃南部-川西-滇西北"现代植物同位素气候响应模式研究。本项目拟在此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全新世泥炭δ18O对比研究。初拟选取高原东南部"滇西-川西南"、东部"川西北-甘肃南部"、东北部"青海湖-祁连山"泥炭记录做研究对象,并将现代植被气候响应模式调查扩展至整个青藏高原东部边缘,贯穿上述三个研究区域,形成"三点一线"的空间格局。通过与现代植被δ18O气候响应模式对比,并与大气降水δ18O及其他气候资料对比,澄清高原东部边缘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上泥炭δ18O指示的气候意义。对比高原东部边缘全新世泥炭气候记录,及其他古环境代用记录,探讨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的区域气候特征,动力成因,及其全球联系。
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受亚洲夏季风,西风以及亚洲冬季风等多种大气环流影响,气候变化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理想区域之一。本项目在申请人前期工作基础上,开展了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全新世泥炭δ18O及其揭示的气候变化对比研究。选取高原东南部"滇西-川西南"(云南腾冲、云南西湖)、东部"川西北-甘肃南部"(若尔盖高原)、东北部"青海湖-祁连山"(祁连山、拉鸡山)泥炭记录做研究对象,探讨了ETP区域泥炭发育规律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将现代植被δ18O气候响应模式调查扩展至整个青藏高原东部边缘。通过与现代植被δ18O气候响应模式对比,并与大气降水δ18O及其他气候资料对比,探讨了高原东缘不同区域不同时间尺度上泥炭δ18O指示的气候意义。对比了高原东缘全新世泥炭气候记录,及其他古环境代用记录,探讨了不同大气环流控制下的区域气候特征,动力成因,及其全球联系。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分析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2000-2016年三江源区植被生长季NDVI变化及其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物向高海拔或高纬度迁移的关键因素研究进展
青藏高原东部全新世气候变化及植被和泥炭地的响应
我国西北西风区、西南季风区晚全新世湖沼气候记录对比及全球联系
泥炭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季风突然变化事件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
青藏高原中东部全新世植被演替与气候演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