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鱼JAM-A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101922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3.00
负责人:黄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4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4-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廖兰杰,杜富宽,卢肖男,李华英
关键词:
草鱼(Ctenopharyngodon病毒受体稀有鮈鲫idellus)
结项摘要

随着草鱼养殖业的发展,其面临的问题亦日益凸显,病害频发、品质退化成为限制草鱼养殖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在草鱼的所有疾病中,以草鱼呼肠孤病毒引起的草鱼出血病危害最大,导致的减产规模最大。本项目以经济鱼类草鱼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模式鱼类稀有鮈鲫为辅助研究对象,基于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受体JAM-A的研究成果,克隆草鱼和稀有鮈鲫JAM-A基因;分析哺乳类与鱼类呼肠孤病毒衣壳蛋白和受体的结构相似性;采用抗体封闭和基因转移方法验证草鱼和稀有鮈鲫JAM-A作为草鱼呼肠孤病毒受体的功能;在细胞和个体水平上,研究草鱼和稀有鮈鲫JAM-A基因表达对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的影响;建立草鱼JAM-A在细胞及个体水平的可控表达方法。研究结果可以为阻断草鱼呼肠孤病毒与受体的识别、病毒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为抗病毒新药物、疫苗的研制以及抗病优良养殖新品种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摘要

在该项目执行期,我们先后获得草鱼、斑马鱼和稀有鮈鲫的JAM-A全长序列,检测了它们的组织分布及其在GCRV感染前后的表达差异;制备草鱼JAM-A多克隆抗体,观察了草鱼JAM-A的亚细胞定位及JAM-A在被抗体封闭后的病毒感染能力;构建JAM-A和GCRV外衣壳蛋白的融合表达质粒,检测了JAM-A与VP5或VP7的相互作用情况;通过TALAEN敲除技术,分析了敲除JAM-A后稀有鮈鲫的抗病毒能力;将稀有鮈鲫JAM-A转入斑马鱼ZFN细胞,构建了斑马鱼ZFN细胞的转基因细胞系。细胞水平的结果实验发现JAM-A有与GCRV外衣壳蛋白结合的能力,而经过JAM-A抗体封闭后的CIK细胞对GCRV的敏感性降低。同时活体实验发现,敲除JAM-A基因后的稀有鮈鲫P0代有一定的抗病毒潜力,而且具有将突变遗传给子代的遗传效应。目前我们已基本完成该项目所有研究内容,从以上结果推测JAM-A很可能是GCRV的受体或共受体蛋白。斑马鱼ZFN细胞的转基因细胞系的实验结果将能在更大程度上给我们一个是否是受体的解释。该项目已发表SCI论文2篇,还有一篇相关SCI论文将于近期投出。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DOI:10.16119/j.cnki.issn1671-6876.2017.04.001
发表时间:2017
2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木薯ETR1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0.01.003
发表时间:2020
3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DOI:
发表时间:2016
4

新疆乌市男男性行为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乌市男男性行为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影响因素分析

DOI:10.13419/j.cnki.aids.2020.09.17
发表时间:2020
5

慢病毒介导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基因在小鼠卵巢中表达

慢病毒介导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基因在小鼠卵巢中表达

DOI:
发表时间:2016

黄容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草鱼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其在衣藻中表达的研究

批准号:39970589
批准年份:1999
负责人:邵建忠
学科分类:C1902
资助金额:12.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草鱼MHCI基因克隆与多态性分析及其蛋白晶体结构的研究

批准号:30070596
批准年份:2000
负责人:夏春
学科分类:C1902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3

赤眼鳟与草鱼MDA5基因结构差异及其功能影响

批准号:3180228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李耀国
学科分类:C1902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草鱼出血病病毒RNA聚合酶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

批准号:39570035
批准年份:1995
负责人:方勤
学科分类:C0107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