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扬子地块东南缘的江南古陆,即浙赣皖交界区的晚元古代江南造山带东段的火山--侵入杂岩。研究表明:①该造山带发育于同位素年龄为1.9Ga(单粒锆石法)的陆壳基底(见于庐山西坡)之上;②该造山带火山岩形成于1.0~ 0.8Ga时间段,并自早至晚、自南向北由拉斑、钙碱质向高钾岩系演化,其中玄武岩分类高钛和低钛两类。上述火山岩归属岛弧火山岩、弧后火山岩和前陆盆地火山岩类型;③与火山岩系共生的是同位素年龄0.9~0.8Ga的碰撞型过铝花岗岩和晚碰撞绿帘石花岗岩,以及其后在拉开张构造环境形成的由辉绿岩一花岗斑岩组成的复合墙群。后者代表造山作用最后一幕岩浆活动,它们被震旦系休宁砂岩沉积复盖。上述认识与资料发表于八篇论文之中。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青藏高原狮泉河-拉果错-永珠-嘉黎蛇绿混杂岩带时空结构与构造演化
古戏台传音的秘密
近水平层状坝基岩体渗透结构及其工程意义
基于可拓学倾斜软岩巷道支护效果评价方法
胶东西北部北截岩体岩石成因: 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与Sr-Nd-Pb同位素制约
浙赣皖元古代蛇绿岩套及其含矿性研究
鄂湘皖晚泥盆世古植物、古环境和古地理研究
鱼洞子杂岩的成因与扬子克拉通晚太古代地壳增生
中国东南晚中生代花岗火山- 侵入杂岩成因与地壳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