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采后贮藏过程中萜类特征香气物质的变化及其分子机制

基本信息
批准号:31701561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7.00
负责人:袁方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批准年份:2017
结题年份:2020
起止时间:2018-01-01 - 2020-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胡婉峰,张璐璐,李晓,侯元媛
关键词:
蓝莓有机化合物香味萜类物质手性异构
结项摘要

The aroma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s to determine the fruit quality and its market value. However, aroma change and off-flavor development are often problems during postharvest handling and storage. This proposal is aime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erpenoids, a group of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 aroma compounds in blueberry, under different storage conditions. The terpene aroma composition and their enantiomeric ratio in blueberries will be determined by GC-olfactometry, SPME-GC-TOF-MS technique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light and temperature will be evaluated during the storage. The effect of storage conditions on the terpenoid glycoside precursors and the related enzymes will be also monitored.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u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n the blueberry aroma preservation and possible manipulation during postharvest storage.

新鲜蓝莓的独特香气是影响鲜果品质及市场价值的重要因素,但蓝莓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存在香气减弱以及异味产生等关键问题,严重制约了蓝莓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拟以鲜食蓝莓为研究对象,针对蓝莓中萜类特征香气物质在贮藏过程中的变化开展研究。采用气相色谱-嗅闻法、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等技术手段研究蓝莓采后萜类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变化;研究贮藏过程中贮藏时间、光照和温度对蓝莓萜类关键香气成分和手性构成的影响,进一步确定萜类特征香气变化的主要影响机制;通过分析蓝莓采后萜类关键香气化合物的变化规律,在香气合成前体物以及酶水平上重点探讨以糖苷类化合物为前体物的香气生物合成途径和机制。本研究将为蓝莓采后贮藏保鲜过程中的风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项目摘要

针对蓝莓在贮运保鲜过程中存在香气减弱以及异味产生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以鲜食蓝莓为研究对象,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SPME-GC-QTOF-MS)和感官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了蓝莓采后关键香气成分及其变化,探讨了贮藏时间和温度以及从采收到销售过程中不同环节对蓝莓萜类关键香气成分和感官特性的影响,并在转录组水平上重点探讨了蓝莓中关键香气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和机制。研究明确了蓝莓鲜果关键香气物质及其对感官品质的贡献。研究表明,在兔眼蓝莓挥发性化合物中,酯类物质占主导地位,而高丛型和半高丛型蓝莓品种的挥发性特征没有明显的规律性。研究还明确了部分香气化合物与蓝莓香气之间的关联,例如桉木酚是蓝莓中薄荷味的主要贡献者,而芳樟醇和己醛影响蓝莓的青草香。对蓝莓从采收到销售过程中关键香气和感官特征的分析结果表明蓝莓在采收到销售过程中香气成分普遍呈下降趋势。而冷藏后的货架期是香气变化最显著的时期,表现为乙酸乙酯的剧烈波动和萜类物质的迅速减少,导致感官品质的劣变。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采后蓝莓的挥发性成分通过调节几种次级代谢途径,特别是通过刺激丙酮酸脱羧酶(PDC)基因的表达导致乙酸乙酯的产量迅速增加,脂肪氧合酶(LOX)基因表达降低导致生青味减少。采后贮藏也调节了一些与芳樟醇生产相关的萜烯合成酶(TPS)基因。这些发现揭示了蓝莓在贮藏过程中香气劣变的分子机制。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面向云工作流安全的任务调度方法

DOI:10.7544/issn1000-1239.2018.20170425
发表时间:2018
2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DOI:10.3864/j.issn.0578-1752.2019.03.004
发表时间:2019
3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聚酰胺酸盐薄膜的亚胺化历程研究

DOI:10.3969/j.issn.1005-5770.2022.09.012
发表时间:2022
4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基于天然气发动机排气余热回收系统的非共沸混合工质性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1-2222.2015.03.010
发表时间:2015
5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添加有机物料对豫中烟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DOI:10.13227/j.hjkx.202109003
发表时间:2022

袁方的其他基金

批准号:51608199
批准年份:2016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801271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24.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402319
批准年份:2014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71803032
批准年份:2018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61904145
批准年份:2019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批准号:81701895
批准年份:2017
资助金额:21.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高氧处理调控采后灵芝三萜类物质代谢机理的研究

批准号:31571900
批准年份:2015
负责人:杨海龙
学科分类:C2007
资助金额:6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五倍子抑制蓝莓采后灰霉病的物质组分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批准号:31601523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吴伟杰
学科分类:C2007
资助金额:20.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柑橘采后贮藏过程中CsMYB30基因调控果皮蜡质合成的分子机制

批准号:31701655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王金秋
学科分类:C2007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茶树细胞萜类代谢分支流向的控制与萜类糖苷香气前体物质合成新通路的构建

批准号:31070614
批准年份:2010
负责人:魏书
学科分类:C1611
资助金额:35.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