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我国阿拉善高原干旱-极旱荒漠区具有干旱休眠、复水复苏特性的灌木种(暂定义为"荒漠复苏植物"),从复苏植物所特有的海藻糖代谢入手,研究荒漠复苏植物在脱水和复水过程中海藻糖的累积特征及海藻糖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在此基础上揭示荒漠植物对极端干旱逆境的适应机制。研究典型荒漠复苏植物在模拟的荒漠极端环境和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环境(降雨、温度、CO2浓度和紫外辐射等)的生存状况和生态阈值,结合荒漠复苏植物的生态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的对比分析,探讨荒漠复苏植物在极端环境下存在的生态意义,分析未来环境演变对荒漠复苏植物类群的可能影响。从而为干旱-极旱荒漠区植物的起源、演替、灭绝与复苏的研究及荒漠植物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荒漠植物抗逆机制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近 40 年米兰绿洲农用地变化及其生态承载力研究
黑河上游森林生态系统植物水分来源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重大工程建设指挥部组织演化进程和研究评述:基于工程项目治理系统的视角
青藏高原--现代生物多样性形成的演化枢纽
阿拉善荒漠的复苏植物、复苏机理及其生态意义
水生植物对高原极端环境适应辐射与生态阈值的研究
半干旱区沙地植物根系水分提升作用及其生态意义
绿洲-荒漠过渡带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生态阈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