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研究了荒漠蜥蜴的生物节律及其产生的机制。结果表明,蜥蜴的许多生理活动如:血细胞数量;血红蛋白、血清蛋白、血糖浓度;心电活动;能量代谢及生殖等都具有明显的昼夜波动或季节性变化。这些节律性生理活动都与蜥蜴松果体褪黑激素含量的昼夜节律及年周期节律有重要的联系。松果体褪黑激素含量在夜间升高,白天降低,高峰值在23时,为905pg/松果体,最低值在11时,为319pg/松果体;春季(繁殖季节)含量最高,为1017pg/松果体,冬季(冬眠中期)含量最低,为413pg/松果体。由于褪黑激素含量的昼液及季节性变化,使蜥蜴其化生理活动也产生了节律性变化。说明蜥蜴松果体是控制生物节律的重要起搏点,而光照和温度则是影响松果体褪黑激素合成的主要外源性因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一种光、电驱动的生物炭/硬脂酸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宁南山区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主要酶活性、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疏勒河源高寒草甸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变化特征
生物炭用量对东北黑土理化性质和溶解有机质特性的影响
动物响应亚磁场的生化和分子机制
荒漠蜥蜴体温调节的生理生化机制研究
荒漠地区蜥蜴生态研究
荒漠蜥蜴产卵地选择行为的可塑性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荒漠化对蜥蜴物种多样性影响的生态学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