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溢出视角的高校R&D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基本信息
批准号:7120301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资助金额:20.00
负责人:曾春媛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批准年份:2012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3-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李先柏,曹爱红,王宗赐,潘云海,单鹏飞,范奇伟
关键词:
高校R&D知识溢出创新绩效国家级高新区传导机理
结项摘要

Firstly, this project analyzes the variables of university R&D knowledge spillovers, the index system of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conductive process variables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then it adopt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explore the index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the knowledge spillovers conductive path, and it analyzes the potential factors behind the directly measurable indicators. Furthermore, combining with improved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patial autoregressive econometric analysis model, this project makes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 R&D knowledge spillovers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On that basis, adopt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it explores the transmission path, mechanism and other factors of university R&D knowledge spillovers' way to affect the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Finally, the project proposes some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policies to improve the university R&D efficiency, to optimize university R&D structure and to boost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High-tech Zones...From the viewpoint of knowledge spillovers, this project chooses a practical topic, and focuses on the effects of university R&D on the innovation performance of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It also discusses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R&D' way to affect National High-tech Zones' innovation performance, and provides a new perspective to disclose the knowledge spillovers mechanism, which is a black box in the academic circle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本项目首先分析高校R&D知识溢出测度变量、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指标体系、知识溢出传导过程的变量体系;并采取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测度指标、知识溢出传导路径变量等进行挖掘,寻找这些直接测度指标背后的潜在因素。然后,结合改良的知识生产函数和空间自回归计量模型,对高校R&D知识溢出给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带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高校R&D的知识溢出对于高新区创新绩效产生作用的传导路径、外在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最后,就改善高校R&D效率、优化高校R&D结构以及提高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本项目选题贴合实际,研究重点放在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对高校R&D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绩效的贡献进行度量;同时对高校R&D对高新区创新绩效产生影响的传导机理进行探讨,为解决知识溢出传导机制这一国内外学术领域的黑匣子问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

项目摘要

在全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探索推动经济增长策略和我国政府批准各省市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大背景下,研究中国高校R&D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产生的影响,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本项目不仅在知识溢出的测度模型、知识溢出时滞性相关问题上进行理论研究,还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以中关村科技园为例,对高校R&D 的知识溢出对于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然后,通过改良的知识生产函数、利用因子分析法分别测度了知识溢出效应和高新区创新绩效,并结合统计数据和多元回归模型,从知识溢出的视角,对高校R&D与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较为全面的实证研究;最后,采用系统结构方程模型研究高校R&D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并从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对高校与其他创新主体的R&D活动进行比较分析。.本项目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⑴高校R&D知识溢出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期,并普遍长于企业R&D知识溢出的滞后期。全国范围内高校知识溢出的滞后期大约是0~5年,而企业知识溢出的滞后期大约是0~3年。⑵从区域层面来看,各地区的高校和企业R&D知识溢出的滞后期长短存在差异。⑶北京高校R&D 知识溢出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带来正向溢出效应,而外地高校R&D 知识溢出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带来负的挤出效应。⑷高校R&D知识溢出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有显著影响。八大区域中除长江中游地区外的七大区域外,高校R&D知识溢出对国家高新区创新绩效皆具有显著影响,其知识溢出效应主要通过高校发表科技论文、专利申请的方式体现。⑸理工农医类院校的R&D活动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果具有直接显著影响,人文社科类院校R&D活动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果不具有直接显著影响。其中理工农医类高校应用研究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果影响最大,其基础研究对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效果的影响其次。.本项目希望为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科技创新的整合、带动与辐射效应,继而为提高高校研发效率,促进我国高校的R&D更好地服务于高科技园区、更好地服务于地区经济提出政策建议,为我国制定正确的自主创新政策推动经济地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支持和理论依据。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钢筋混凝土带翼缘剪力墙破坏机理研究

DOI:10.15986/j.1006-7930.2017.06.014
发表时间:2017
2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服务经济时代新动能将由技术和服务共同驱动

DOI:10.19474/j.cnki.10-1156/f.001172
发表时间:2017
3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对于人文地理学的知识贡献-基于中外引文内容的分析与对比

DOI:10.13249/j.cnki.sgs.2020.08.003
发表时间:2020
4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力度、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 —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DOI:
发表时间:2016
5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基于关系对齐的汉语虚词抽象语义表示与分析

DOI:
发表时间:2020

曾春媛的其他基金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基于溢出源视角的R&D溢出与技术创新研究

批准号:71102002
批准年份:2011
负责人:黄苹
学科分类:G0203
资助金额:16.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

基于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溢出、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批准号:70540017
批准年份:2005
负责人:蔡莉
学科分类:G0209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专项基金项目
3

知识整合视角下移动社会化媒体对创新团队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

批准号:71701157
批准年份:2017
负责人:向纯洁
学科分类:G0112
资助金额:18.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4

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特征与高校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知识协同的中介效应

批准号:71603044
批准年份:2016
负责人:周守亮
学科分类:G0407
资助金额:17.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