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河流输移机制及生态风险

基本信息
批准号:41171394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资助金额:65.00
负责人:王铁宇
学科分类:
依托单位: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批准年份:2011
结题年份:2015
起止时间:2012-01-01 - 2015-12-31
项目状态: 已结题
项目参与者:苑晶晶,焦文涛,付亚宁,毕岑岑,王佩,孟晶,刘世杰
关键词:
水生态基准输移机制新增POPs管理模式生态风险
结项摘要

全氟辛烷磺酸及其盐类(PFOS)因具有较强的生物累积性、毒性、持久性、长距离传输的特征,2009年被列入《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优控名单。PFOS应用极为广泛,环境中无处不在,其环境行为及风险效应目前仍不清晰。我国针对PFOS的研究起步较晚,尚未开展PFOS的污染来源、环境归趋及生态风险的系统研究,缺乏针对PFOS履约所必需的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本课题拟在申请者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环渤海地区潜在PFOS工业企业源以及水系分布特征,分析PFOS源排放与介质残留的空间格局关系,反演河流与近海PFOS的污染历史与沉积过程,模拟分析PFOS的迁移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并通过推绎PFOS水生态基准参考值开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研究提出PFOS源排放控制的分布式管理模式与对策建议,为我国或区域采取具体的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有效控制新增POPs优控污染物,提升履约能力提供科技支撑。

项目摘要

本项目围绕(1)全氟化合物(PFASs)的多介质暴露与空间格局;(2)PFASs的输移过程及其影响机制;(3)PFASs的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等科学问题,设计了1)PFOS的源排放与介质污染格局;(2)PFOS的河流迁移过程与影响机制;(3)PFOS的沉积过程与来源分析;(4)PFOS的水环境基准推绎与风险评价;(5)PFOS控制的分布式管理模式等五块研究内容。取得如下重要结果:(1)典型流域PFASs的分布特征及溯源:选择氟工业园流域、农业重污染流域及化工园区流域作为研究案例,重点分析了我国典型流域PFASs的污染现状及其空间格局,阐明了典型流域PFASs的多介质分布状况,指出各流域中主要的PFASs污染物,揭示各流域PFASs污染与区域排放的关系以及沉积物的年代累积效应。(2)工业源流域全氟化合物的季节性输移特征研究:选择位于辽宁阜新的氟工业园区-大凌河流域,通过跨年度采样,结合区域季节性变化特征,多次取样调查分析流域全氟化合物的时空格局和输移特征,揭示了氟工业园流域PFASs的水体季节性输移特征以及关键影响因素。(3)工业源流域全氟化合物的输移过程及模型模拟:继续围绕大凌河流域,依据项目获取的数据,应用水系污染物输运模型,模拟分析PFASs的迁移过程、输运通量以及影响机制,揭示了氟工业源流域PFASs的输移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特征。(4)城市河道全氟化合物的污染与植物富集特征:以位于北京市北部的清河城市河道为例,研究水生和陆生植物的PFASs暴露水平以及生物富集特征,遴选出金鱼藻等水生生态风险评价的代表性物种,为PFASs污染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提供研究基础。(5)基于多元目标的全氟化合物生态风险评价方法:调研与分析国内外PFASs相关研究成果,推导适宜的水环境基准参考值,构建了基于多元目标的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并基于上述研究,选择水生植物-金鱼藻和底栖微生物-硫杆菌属开展了PFASs生态风险评价的室内模拟,初步提出PFASs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以上研究,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6篇(其中SCI收录19篇),第一标注论文15篇;作为主要完成人,向国家履约办提交2份咨询报告;培养硕士生6名,协助培养博士生5人;在国际会议做学术报告5次以上,项目负责人王铁宇获2012年度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国际合作奖。圆满完成了计划任务和预期目标。

项目成果
{{index+1}}

{{i.achievement_title}}

{{i.achievement_title}}

DOI:{{i.doi}}
发表时间:{{i.publish_year}}

暂无此项成果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其他相关文献

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DOI:10.17521/cjpe.2019.0351
发表时间:2020
2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DOI:10.16606/j.cnki.issn0253-4320.2022.10.026
发表时间:2022
3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监管的非对称性、盈余管理模式选择与证监会执法效率?

DOI:
发表时间:2016
4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DOI:10.16517/j.cnki.cn12-1034/f.2015.03.030
发表时间:2015
5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自然灾难地居民风险知觉与旅游支持度的关系研究——以汶川大地震重灾区北川和都江堰为例

DOI:10.12054/lydk.bisu.148
发表时间:2020

相似国自然基金

1

河流中污染物混合输移基本规律的研究

批准号:58979389
批准年份:1989
负责人:李炜
学科分类:E10
资助金额:9.00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2

太湖流域持久性全氟有机污染物动态模拟与生态风险评估

批准号:41907388
批准年份:2019
负责人:刘彤
学科分类:D0716
资助金额:23.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3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毒理、暴露水平及区域风险研究

批准号:40332023
批准年份:2003
负责人:郑明辉
学科分类:D0707
资助金额:140.00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4

河流碳输移及其对流域环境要素的响应机制

批准号:41807318
批准年份:2018
负责人:冉立山
学科分类:D0312
资助金额:25.00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