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现场调查、资料收集和琼州海峡三维弱非线性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从水动力角度对琼州海峡的潮流、余流、水交换及其动力机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主要结构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并得出琼州海峡折际水交换为以东向西,量值在1557---2860km(3)之间;水交换的主要动力机制是风应力、潮致体力和办界流力,密度梯度力在海峡水交换中影响很弱。研究还表明地形及侧边界对海峡的潮、余流有影响。本研究还首次提出琼州海峡存在垂向水交换,在海峡的西口和南岸存在上升流区,海峡的东口和北岸存在下降流区,量级在10(3)m(3)/S。本研究在海峡类型研究及区域研究等方面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并对海峡两岸的开发建设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涡度相关技术及其在陆地生态系统通量研究中的应用
氟化铵对CoMoS /ZrO_2催化4-甲基酚加氢脱氧性能的影响
农超对接模式中利益分配问题研究
基于细粒度词表示的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水氮耦合及种植密度对绿洲灌区玉米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积累特征的调控效应
琼州海峡沿岸海滩地貌动力过程及其风暴响应研究
琼州海峡及其南岸岬角型线性浅滩形成与演变的动力机制研究
琼州海峡南岸海岸动力与海滩剖面塑造响应模式研究
渤海海峡水交换及其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