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已成功构建hu-PBL/SCID嵌合体小鼠并证实EB病毒诱发人源B细胞淋巴瘤的基础上,本课题采用EBV基因芯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相结合,检测比较"正常人"淋巴细胞、体外EBV 转化淋巴母细胞与SCID小鼠体内EBV诱发淋巴瘤细胞中EB病毒全基因组的转录表达谱,筛选EBV诱导人淋巴细胞转化和淋巴瘤发生的候选致瘤基因。然后验证并检测分析这些EBV候选致瘤基因在多例"正常人"淋巴细胞、体外EBV转化淋巴母细胞和体内EBV诱发淋巴瘤细胞中的DNA甲基化状态和转录表达水平,揭示EBV诱发淋巴瘤的基因表达模式。再分别采用基因转染、RNA干扰实验等方法,进一步研究EBV候选致瘤基因的功能和作用。这对于深入了解EB病毒基因组的功能,以及阐明EBV诱发淋巴瘤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项目研究,我们创建了体外EB病毒(EBV)转化淋巴母细胞和SCID小鼠体内EBV诱发淋巴瘤动物模型的实验模型。通过构建hu-PBL/SCID嵌合体小鼠,采用EBV诱发产生人源B细胞性淋巴瘤,从而证实了EB病毒对人正常细胞的致瘤性。我们检测诱发瘤细胞中EB病毒基因BZLF1、EBER表达阳性;连续监测小鼠血清中人IgG的含量,显示IgG水平在诱发淋巴瘤小鼠血清中升高。. 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olt方法检测发现EBV转化淋巴母细胞和诱发淋巴瘤细胞中EB病毒潜伏膜蛋白(LMP-1、LMP-2A、LMP-2B)基因表达均显著上调,提示LMPs基因在诱导淋巴细胞转化和淋巴瘤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正常人淋巴细胞”、EBV转化淋巴母细胞和诱发淋巴瘤中EB病毒六种核蛋白(EBNAs)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EBNA-1、EBNA-3A在转化淋巴母细胞和诱发淋巴瘤细胞中均表达上调;EBNA-2、EBNA-3B、EBNA-3C、EBNA-LP在“正常人”淋巴细胞不表达,在转化细胞和诱发淋巴瘤细胞中表达阳性。. 采用Agilent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并分析正常人淋巴细胞及其配对的体外EBV转化淋巴母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共筛选出174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基因917个,下调基因828个。构建出EBV诱导人淋巴细胞转化的基因功能关系网络,分析发现E2F1, PLK1, PTPN11, BIRC5, FYN等是EBV诱导淋巴细胞发生转化的关键分子,其中E2F1可能在细胞周期调控中具有中心作用。. 通过细胞实验观察转染PLK1基因后诱导细胞生长增殖和恶性演进情况。建立稳定表达ebv-miR-BART16的淋巴瘤细胞系,利用RNA干扰实验等观察ebv-miR-BART16对凋亡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靶向调节作用,研究EB病毒miR-BART16调节凋亡信号途径促进淋巴瘤发生的机制。. 我们率先提出EBV诱发瘤的病毒致瘤基因表达及分子病变,获得了EBV诱发淋巴瘤的基因表达谱,探查发现EBV诱导人淋巴细胞恶性转化的某些关键基因。
{{i.achievement_title}}
数据更新时间:2023-05-31
DeoR家族转录因子PsrB调控黏质沙雷氏菌合成灵菌红素
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研究进展
山核桃赤霉素氧化酶基因CcGA3ox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异质环境中西尼罗河病毒稳态问题解的存在唯一性
精子相关抗原 6 基因以非 P53 依赖方式促进 TRAIL 诱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细胞凋亡
EB病毒诱发淋巴瘤的关键致瘤基因筛选、确定及功能研究
EBV诱发T细胞淋巴瘤和B细胞淋巴瘤的实验研究
鼻咽癌高发区恶性淋巴瘤与EBV病毒关系的研究
靶向基因治疗EBV阳性淋巴瘤新策略的实验研究